中新网云南新闻10月23日电(李粉红)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积极探索“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助力农户增收,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生态高效”的综合效益。

竹塘乡地属山区、半山区,日光足、雨量好,传统上以水稻种植为主。然而,长期以来单一的生产模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为破解民众增收难题,该乡自2024年起积极探索“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
竹塘乡按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目前在120亩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示范。形成“春投虾苗、夏收成虾、秋割稻米、冬育虾种”的循环生产体系。水稻栽插完毕后投放澳洲淡水龙虾虾苗,水稻为虾提供氧气和栖息环境,虾的排泄物成为水稻的天然有机肥,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模式既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又提升稻米和虾的品质,真正实现绿色生态种植。

据测算,水稻亩产300公斤~500公斤,由于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稻米品质提升,价格高于普通大米;澳洲淡水龙虾亩产60公斤~80公斤,按照市场价格每公斤140元计算,仅龙虾一项亩产值就达8400元~11200元;每亩综合产值可达1.1万元~1.5万元,是单一水稻种植效益的5~7倍。
竹塘乡将依托各级科技力量,持续构建“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家庭农场”三位一体联动机制,组建技术专班,推行政策解读+田间教学+病虫害预警全链条服务,推广好“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此外,深挖农耕文化资源,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出“春季赏油菜、夏季尝龙虾、秋季品稻香”农旅品牌,让游客体验“下田抓虾”“竹竿钓虾”等乐趣。

下一步,竹塘乡将以绿色、生态、优质为核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稻虾品牌,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全面提升稻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旅深度融合,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