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组织联动聚合力,产业协同促振兴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刘丽慧 2025年10月17日 12:52

  中新网云南新闻10月17日电 (张雯清 邢亚伟)每逢秋季,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各烟站的收购线内,金黄的烟叶堆积如山,江苏中烟的技术员与烟站的评级员并肩站在烟叶堆前,仔细检查着每一批烟叶的质量。这样的场景,是江苏中烟与玉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建联建工作机制下的常态,也是双方多年来合作的生动写照。

图为江苏中烟技术员查看烟叶烘烤情况。陈景翔 摄
图为江苏中烟技术员查看烟叶烘烤情况。陈景翔 摄

  2018年,依托玉龙县丰富的红色资源,江苏中烟与玉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党建为纽带,联合打造“党建联建、科研创新、质量共抓”三个阵地,从技术指导到人才培养,从烟叶生产到质量管控,党建联建的内涵不断深化,成效日益凸显。 

  双方通过党建联建平台,将工业需求精准传递至生产一线。在黎明乡的一次培训中,烟农和志强询问:“为什么今年要特别强调上部叶的成熟度?”江苏中烟驻丽江片区的技术员张昆鹏耐心解释:“上部叶的成熟度直接影响烟叶的疏松度和香气质量,只有成熟度达标,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图为江苏中烟与烟站技术员共同查看田间烟叶成熟情况。陈景翔 摄
图为江苏中烟与烟站技术员共同查看田间烟叶成熟情况。陈景翔 摄

  每年3月至10月,江苏中烟的技术团队便会长期驻守玉龙县,与当地党员技术骨干组成联合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全程参与育苗、移栽、采收等关键环节。“我们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还要让烟农理解工业需求背后的逻辑。”张昆鹏说道。双方共同组织红色教育、读书会、送技术下乡、帮助农户移栽等活动,并就当前党建联建、科技创新、质量共抓等工作开展座谈交流,进一步深化党建联建实效。

  厂站交接模式是党建联建推动业务创新的典型成果。自2012年起,江苏中烟与玉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共同探索“全收全调、厂站交接”的烟叶供应新模式,将烟叶交接环节前移至基层烟站,实现了“边收购、边调拨”的高效运作。

  在今年的收购季,双方共同组成质量巡检小组,对烟叶等级标准进行严格把控。“我们会根据当年的质量反馈,与工业技术人员共同修改制定第二年的技术方案,把满足品牌配方需求贯穿始终,实现基地烟叶提升管理。”玉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生产经营股股长罗坤说。  

  每年基地烟叶生产收购期间,双方通过共定技术方案、共推技术落实、共同平衡眼光、共同巡检质量,构建烟叶生产PDCA循环管控机制,全面提高丽江烟叶与苏产卷烟品牌的适配率。

  “厂站交接不仅是流程的优化,更是责任的共担。”玉龙县金庄烟站站长李俊龙表示。通过共建质量管控体系,玉龙烟叶的等级合格率和工业适配率显著提升,已成为“苏烟”品牌核心原料的重要来源。

  党建联建,联的是组织,建的是实效。七年来,江苏中烟与玉龙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通过党建引领,逐步构建起“技术共推、人才共育、质量共管”的合作新格局。双方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党建联建为桥梁,深化技术协作与模式创新,为乡村振兴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