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0月2日电 “第一次来‘家门口’演出,‘老艺术家’的从容有点绷不住了。”“一会我这个做表情怎么样,会不会太夸张?”“来的都是同行,咱更得铆足劲儿!”9月24日,昆明警方“警警有条”脱口秀团队在宜良拉开了演出的帷幕。尽管已经走到第二季,但这是他们首次走进县区,这份“县域首秀”的特别,让演员们带着点紧张的期待,更让台下早坐满的观众多了份雀跃的盼头。

当聚光灯点亮舞台中央的麦克风时,台下160余名政法干警的掌声里藏着几分好奇,这群平日里手持案卷、警械的同行,要如何用脱口秀讲述自己的故事?

率先上台的王凯,一开口就戳中了大家的笑点:“第一次出警拉响警笛冲出去,就被队长骂‘扰民’,原来正义的声音也要控制音量。”话音刚落,宜良县局督查审计大队的辅警小李已笑出了声。作为王凯的“老粉丝”,她早就在网上刷过其演出片段,如今亲眼见偶像站在眼前,把“被困落锁警车错过抓捕”的糗事讲得妙趣横生,小李忍不住前仰后合。当王凯说到“说好把后背交给战友,结果我在车里比嫌疑人还急”时,台下的刑侦民警们心照不宣地交换了眼神,那是他们都懂的“手忙脚乱”,是藏在辛苦里的小默契。

王凯的故事刚落音,舞台上的精彩就顺着笑声继续蔓延。叶铭用“马普”版反诈Rap搭配生动场景还原,引得台下笑声阵阵;见手青警官的禁毒科普依旧“上头”又好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跟着幽默的表达悄悄钻进每个人心里;向思晔聊起警队宣传的日常,绞尽脑汁的策划、反复打磨的稿件、追着场景的拍摄……轻松的谈笑间戳中了所有“宣传人”的心窝;李梓豪分享了自己的“新警蛋子”成长记,从初次调解纠纷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从容应对,既勾起老干警的青春回忆,也让新警倍感亲切;“雄鹰般的女人”刘雨一开口就带着一股飒爽劲儿,利落的台风当场圈粉无数;而老民警谢疆则把几十年的职责坚守,揉进平淡却有力量的话语里,让台下不少民警辅警红了眼眶。

这场演出不仅打动了公安民警,也让台下的法院、检察院同仁深有感触。“以前总觉得公安工作和我们法院办案是两条线,今天听他们讲出警的故事,突然就懂了那种‘想把事办好’的较真。”宜良县人民法院张法官说,尤其是听到民警聊起调解纠纷时的耐心,她深有感触,“我们判案要讲法理,也得懂人情,就像民警们说的,每份政法工作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细致。”
宜良县人民检察院王检察官也直言,原本以为脱口秀只是图个热闹,没想到听着听着就走心了:“‘米线警官’的表演越品越有味儿,咱们守护平安,不就是这样把根扎进群众日常里嘛!”
“‘警警有条’脱口秀早已不是普通的演出形式,而是形成了一个能让大家共情的精神平台。”宜良县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宋凌表示,早已在各个媒体平台上见识过“警警有条”脱口秀的火爆,但直到今天坐在现场,才真正感受到那份扑面而来的感染力,“比线上看视频鲜活太多了,更能戳中人心。演员们把工作里的小事搬上舞台,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传递出公安人不服输、不退缩的精神。”
谈及邀请团队的初衷,宋凌的话语里满是对基层干警的体恤:“公安工作哪有表面那么风光?任务艰巨、风险常伴,有时候还会遇到不被理解的委屈。”他坦言,自己和所有演员一样,深知一线民警辅警的艰辛,“那些深夜蹲守的疲惫、调解纠纷的耐心、面对危险的果敢,都是外人看不见的日常,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团队请下来,就是想让大家在笑声里找到共鸣,在别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从情感上得到鼓舞,给心里‘充充电’。”
宋凌口中的“充电”,在宜良县局刑侦大队技术人员小阮身上,有了最直接的体现。“我的工作也是跟化验打交道,有时候对着仪器坐一整天,枯燥是真的。但听完见手青警官的讲述,我一下子就想起自己反复核对化验数据的样子。”小阮笑着说,那一刻不仅觉得“找到了同路人”,更对自己的工作多了份自豪。

当演出落幕,台下的掌声比开场时更热烈、更持久,“警营笑匠”们又一次“征服”了全场观众,开演前的紧张,化成了台下满场的认可与热烈回响,也化成了奔赴更多远方的热忱与坚定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