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怀瀁书院以文化为媒介,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成功搭建起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书院不仅在昆明海埂公园举办了“沧海共君仰首,素笺写此月明”乙巳中秋雅集,更在海外平台发起的“我的中国情缘”短视频征集活动中,收获了跨越国界的温暖回响。
近日,怀瀁书院在昆明海埂公园重现明代文人杨慎笔下“水晶宫里度中秋”的诗意景象。10余位画家齐聚滇池之滨,以书画写生共贺佳节。活动将传统艺术从展厅移至户外,市民可漫步湖畔,近距离观赏创作过程,感受墨色在宣纸上晕染的韵味。书院同步推出线上VR空间,全球观众皆可“云游”赏鉴,使传统文化突破地域限制,成为连接更广泛受众的纽带。

与此同时,怀瀁书院在海外平台发起的“我的中国情缘”短视频征集活动,正掀起一波中越文化交流的热潮。自9月20日启动以来,一周内已收到53份来自越南学生及中国文化爱好者的真挚投稿。作品中有稚龄孩童以纯真视角描绘心中的中国色彩,也有青年学子用流利中文讲述留学岁月的点滴感悟;有人因热爱汉字走近中华文化,也有人因一座城、一个人、一段旅程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从汉字书写到云南风俗,从古典诗词到现代潮流,参赛者或以镜头漫步中国山河,或借笔墨书写汉字情缘,多元视角共同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中国文化正自然而深刻地融入越来越多越南友人的日常生活。

活动启动以来,怀瀁书院海外社交平台关注人数已突破1900人,多部作品引发跨文化共鸣。留言区内,越南网友以中越双语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中国网友也为这份真挚情谊点赞。这种超越地域的互动,生动诠释了“文化无界,人心相通”的深厚内涵。

怀瀁书院负责人罗诚介绍,作为云南大学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实习实践就业基地,怀瀁书院致力于通过文化搭建中外沟通的桥梁。书院近年来持续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线下方面,书院联合多部举办“怀瀁杯”国际青少年诗词大赛,去年收到了631位越南参赛者投稿的视频作品。罗诚表示:“海外尤其越南当地对中国诗词文化的喜爱程度是意料之外的。”线上方面,书院在微信小程序丝路驿站平台,以每月一期、每期三节课的公益文化课堂形式,开设中华茶艺、咏春、书法、诗词等课程,形成四五千人同时线上直播学习的规模,打破地域限制成为本地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其中,中华茶艺课程曾与孔子学院合作,面向伊朗推广中华茶艺课程,累计吸引近数千人参与学习课程,其中不乏海外中国文化爱好者。罗诚说,希望通过微信平台,让传统文化突破时空界限,触达更广泛的群体,让更多的外国友人知道中国文化,开展一些具体的文化交流活动 。

据了解,“我的中国情缘”短视频征集活动将持续至10月20日。此次活动将选出一、二、三等奖和“最受欢迎奖”“ 视频制作奖”等奖项,奖品将通过邮寄方式寄送给越南参赛者。怀瀁书院方面表示,期待更多动人故事被镜头点亮、更多真诚声音被世界听见,让这段由“中国情缘”串联的美好时光,成为中越文化交流画卷中的又一温暖亮色。
(记者:浦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