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粮袋子”稳了,“幸福袋”满了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洪沂 2025年09月24日 16:00

  中新网云南新闻9月24日电(钱余宝 唐旭)近日,普洱市澜沧县南岭乡谦哲村的千亩稻田稻浪翻金,联合收割机的轰鸣惊起白鹭,也唤醒了山乡的丰收喜悦。身着靛蓝拉祜服饰的村民与云南中烟红塔集团驻村工作队员并肩田间,共同见证这个曾“旱年不够吃、涝年收半仓”的村寨实现全域口粮自给自足。粮缸满溢,希望沉甸甸。

  通水引种,丰收有了底气

  “以前天旱,挑水肩膀磨通红也救不活半田稻子;现在闸门一开,水到田头,再不用半夜排队等水了!”拉祜族村民韦美兰轻抚稻穗,笑意盈眶。她家的2亩山坳田曾是“望天田”的缩影——全村稻田多分布在起伏的山地间,灌溉全靠雨水,遇上旱季,减产三成是常事。2025年,驻村工作队将“稳粮保粮”作为帮扶重点,修缮灌溉设施,修建3座串联蓄水池,如“水珠子”连起分散稻田,打通输水“最后一公里”。

灌溉水渠直通稻田。钱余宝 摄
灌溉水渠直通稻田。钱余宝 摄

  “水到位,良种也要跟上!” 驻村书记韩吉忠蹲在稻田里,拨开稻丛向村民展示, “滇禾优918”穗长粒饱,抗病强、米质软甜。为了让村民“种得好、吃得香”,驻村工作队协调澜沧县农业农村局,专门引进“滇禾优918”“滇优37”等优质稻种。“往年种老籼稻,不够全家吃一年,今年大丰收,明年口粮都够了!”村民查海平家5亩地收了1750公斤粮。

  同时,针对村里旱地多、水田少的特点,驻村工作队还推广旱地优质稻种植,组织村民到邻县旱稻基地参观学习。“旱稻不用泡田插秧,省水又省工,我今年试种8亩,收了2000公斤。”上寨村民朱兆明拍着粮袋,语气里满是踏实。​

  机械收割,颗粒归仓效率高

  清晨,谦哲村黑树林寨细雨蒙蒙,脱贫户查应兰家的稻田里却忙得热火朝天。驻村书记韩吉忠带头割稻,村干部、志愿者协同作业,收割机轰响间,稻谷倾泻入袋。“家里就我和老伴,往年收割要请人,一天花200块,还得等人家有空;今年工作队一来,8个人半天就收完2亩稻子,一分钱没花!”查应兰看着装满稻谷的三轮车,眼眶有些湿润。

  秋收是“保口粮”的关键——一旦错过农时,或遇上连雨天,稻子就会发芽、发霉,全年的吃饭问题都会受影响。为此,驻村工作队早在8月底就开始摸排,对村里8户缺劳力、高龄农户建立“一对一帮收台账”,联合村“两委”组建“助农秋收服务队”,分片包干。同时。提前与乡农机站协调,调配2台收割机,还备了500平方米防水布、20个临时粮袋,应对突发天气。​

村民使用收割机收割水稻。唐旭 摄
村民使用收割机收割水稻。唐旭 摄

  “机械化收割效率比人工高4倍,人工一天最多收1亩,收割机一天能收5亩;而且脱粒更干净,损耗比人工少5%。”韩吉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昨天预报说今天有小雨,我们凌晨5点就来田里,就是怕稻子受潮。”说话间,天空飘起了小雨,大家立刻拿出防水布,把刚收割的稻谷盖得严严实实,“绝不能让村民的口粮受损失!” 

  链上发力,晒谷存粮不再难

  “以前收完稻子,我家院坝只能晒200公斤,剩下的堆在屋檐下,遇着阴雨天,每天半夜都要起来翻晒,还是难免发霉;今年在茶厂晒谷,一次能晒500公斤,还搭了防雨棚,3天就晒干了,一点霉味都没有!”在谦哲村集体茶厂的晒场上,村民罗兆华正用木耙在平整的水泥地上翻晒稻谷。​

  这座茶厂是红塔集团帮扶修建的,原本用于茶叶加工晾晒。今年秋收前,驻村工作队考虑到村民“晒谷难”,便想到“资源复用”,与茶厂协商“错峰使用”晒场,每天8时至17时供农户晒谷,17时后茶厂再进行茶叶加工,既不耽误茶产业,又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谦哲村的千亩稻田。钱余宝 摄
谦哲村的千亩稻田。钱余宝 摄

  “晒谷只是第一步,存粮更要讲究方法。” 驻村工作队还针对村民“储粮易发霉”的问题,开展“科学储粮”培训。让大家在粮缸底部铺5厘米厚的草木灰防潮防虫,每隔10天打开粮缸通风。“往年我家粮食保存不好,稻谷存到开春就发霉,只能掺着好米吃;今年按工作队教的方法,存了稻谷,摸起来干爽得很!”村民罗兆华说。

  从修渠引水、良种落地,到机械收割、科学储粮,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的驻村帮扶串起“种、收、晒、存、增”全链条,让拉祜群众的“粮袋子”变成了“幸福袋”。 (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