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9月22日电 (韩帅南 李临艳)9月21日,2025年全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围绕“深化学科建设、加快构建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学学科领域专家、博士生导师进行交流研讨、建言献策。

此次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旨在推动新时代体育学创新发展,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应新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云南师范大学校长胡金明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云南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以及体育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全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论坛”是中国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论坛将为推动中国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陈佩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博士生培养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凸显学科使命与担当,要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创新思维与能力,要拓展国际视野格局,增强学术对话影响力。
云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木红春表示,云南拥有丰富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高原体育训练资源,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体育教育放在全省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积极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体育设施条件,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各类竞赛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论坛主题报告环节,北京体育大学校长张剑分享对体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体育大学校长毛丽娟解读AI如何赋能体育学科创新。分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体育学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博导分享了在体育学科建设、体育英才培养、体育学科交叉、体育学科共同体建设、推动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思考、实施路径,为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以及体育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云南师大体育学院是学校最早设置的院系之一,前身可追溯至西南联合大学体育组,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为首任系主任,在80余年办学历程中,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