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9月18日电(庄浩) 近日,首届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草栽培职业技能竞赛在玉溪举办,来自全省13家直属单位的100名烟草栽培精英汇聚一堂,同台竞技,展现烟草匠人风采。

何俊龙:扎根锤炼 惠及烟农
何俊龙是出生于陕西农村,远赴云南工作的“80后”。他曾经是烟草栽培等技术的“门外汉”,却从州级的烟叶调制技能、烟叶评级等竞赛开始,在高手云集的烤烟大省脱颖而出,一路跃升。
2025年6月下旬,他在为期3天的云南省第二十二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烟草栽培技术员竞赛暨首届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草栽培技术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一名。
2014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的农学硕士何俊龙进入大理州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松桂烟站工作。
在参加工作的11年中,有8年在基层烟站“扎根”修炼,最先需要克服的是“水土不服”的障碍。
“当我一头扎进茫茫大山之中,加上听不懂更不会说方言,我曾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在烟站工作,参加烟叶收购、进行烘烤指导、开展政策宣传都迫使何俊龙需要不断入门、入行。于是他自行购买了烟草栽培的有关基础知识、病虫害图谱、烤烟缺素图谱、绿色防控相关书籍开始系统学习、仔细比对,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随着时间的推进,烟叶数字化转型,助力烟农增收,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何俊龙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将周围所有人都当作老师,向他们学习管理、植保、栽培、病虫、烘烤、分级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每到村里,都有烟农说自己是何俊龙的老师,教过他烧火技术,教过他烘烤技术。
他融入乡野,在田垄,在院坝,耐心地与群众沟通,烟农听不懂普通话他就反复讲几遍,还听不懂就现场指导。最终,他没有学会方言,但他却教会了烟农讲普通话。为烟农传授知识与技能是作为一名烟站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为了进一步提升授课的能力,让烟农更容易接受和认可,何俊龙苦练讲课技能,在2017年云南烟草商业举办的烟草农业培训师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多年来,为了烟叶生产降本增效、提高烟农收入,何俊龙积极组织基层人员组建QC创新小组,持续开展创新活动7次以上,相关课题在大理州多次获奖,撰写了多篇科研论文,并申请了《滴管出水量简易测量装置》《一种抑芽剂喷淋装置》《一种烟叶收购前端信息管理系统》等实用新型专利与计算机软件制作。在2017年大理州政府第八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烟叶调制技能比赛中,何俊龙荣获第四名。2021年,他在大理州烟草公司工会第四届烟叶评级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23年,他在大理州第十一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中夺得技能状元,同年荣获大理州“五一劳动奖章”。
2023年进入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后,何俊龙有了更多扎根泥土汲取营养的平台与空间。2025年5月,他在大理州政府第十三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烟叶栽培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成绩。
何俊龙说,没有哪一份收获来得轻而易举,也没有哪一份来自烟农的认可不是沉甸甸的。

王璞:璞玉浑金 皆自磨砺
在本次竞赛中,保山市烟草公司昌宁分公司鸡飞烟叶工作站29岁的生产技术员王璞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他参加工作才6年,就有如此娴熟精湛的技艺,可谓出手不凡。
6年前,刚刚参加工作的他,面对周围经验丰富的老同事,个个都有一套“土办法”的烟农,不免有些急。沉下心来,他决定从零开始。白天,他跟随老技术员穿梭在各个烟田,观摩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晚上回到烟站再翻阅资料,把当天遇到的问题逐条整理总结。从清晨到傍晚,从育苗到采烤,每一片叶子、每一个流程、每一次与老师傅的沟通,都成为他积累经验的重要环节。
他与烟农们并肩劳作,哪怕烈日炙烤,哪怕泥泞湿滑,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坚定。尤其是公司每年组织的各类培训,他都作为自我提升的契机,全程专注投入,回到岗位后,再把理论变为实践成果。
6年淬炼磨砺,他终于可以得心应手。面对问题和困难再也不束手无策,局促不安,而是娓娓道来,迎刃而解。
对于全省烤烟栽培技能竞赛成绩,他说这只是百尺竿头的第一步。他还需要踏入田间地头的更多脚力,把脚下的泥土当作舞台,把每一片烟田视作成长阶梯,才能不断磨炼自我、提升能力,用实际行动展现岗位光彩与人生意义。

吴佳:俯下身沉下心 长技夺佳绩
巾帼不坠青云志,百舸竞流勇争先。在本次竞赛中,楚雄州烟草公司姚安县分公司的吴佳夺得第三名的佳绩。
面对复杂的生产挑战,“80后”吴佳坚信,只有双脚沾满泥土,才能真正读懂烟叶生产的“密码”。在参加工作的16年里,她跑遍了全县9个乡(镇)328个村(居)民小组6万余亩烟田。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阴雨连绵的雨季,总能在烟农的地里看到她与烟农交流、观察烟株长势的身影。
无论是晦涩的专业文献,还是前沿的科研成果,她都潜心钻研,反复实践验证。无数个夜晚的挑灯夜战,无数次田间的试验推广,她练就了一双洞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独门秘笈”。
正是这份“俯下身、沉下心”的执着,让吴佳不仅快速成为烟叶评级技师,还是楚雄州培基提优工作室栽培组导师。早在2020年,她就荣获云南省烟草栽培比武第三名的成绩,2022年荣获楚雄州烟叶评级技能竞赛第一名,2021、2022年连续两年以云南省最好成绩登上全国烟叶栽培技术比武领奖台(二等奖、三等奖)。荣誉的背后,是一本本记满知识点的笔记本,是一张张烟叶病虫害的图片集,是一场场开过的户长会,是一片片走过的烟田,是她对技艺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