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9月7日电 为全面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助推行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云南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云南证监局、云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主办2025年云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数字化转型技能大赛。本次赛事自5月13日启动以来,历时四个月,于9月6日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体育馆圆满收官。大赛以“践行社会责任,彰显行业担当”为宗旨,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的形式,系统评估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专业能力与实践成效,为云南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初赛:以赛促学,选拔优秀人才
7月4日,大赛初赛在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众智考评中心”顺利举行。来自省内99家银行保险机构的405名选手围绕金融消保类政策、业务管理、普惠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等制度性文件及基础金融知识展开“客观题笔试”角逐。各参赛机构高度重视,经过两个月的精心筹备、严格选拔和现场比拼,最终100人成功晋级决赛“金融问答百人团”。初赛全面检验了参赛选手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有效激发从业人员学习积极性,通过竞赛平台相互切磋、共同提升,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初赛的广泛参与和规范组织,充分彰显云南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数字化转型储备优质人才资源。

复赛:多维比拼,彰显责任担当
8月4日至6日,大赛复赛以团体赛形式开展,围绕“金融服务我来做”“金融纠纷我来解”“金融知识我来讲”三大主题单元,全面展现云南金融行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与责任担当。
“金融服务我来做”单元通过情景演绎和案例展示,凸显金融机构在服务创新中的数字化能力,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金融纠纷我来解”单元聚焦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强化金融机构在纠纷化解中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金融知识我来讲”单元通过互动讲解与情景演绎,深化金融知识普及,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复赛通过多维度比拼,全面检验了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综合能力,推动行业互学互鉴、共进共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范本。

决赛:趣味竞技,激发行业活力
9月6日,大赛决赛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体育馆成功举办。决赛创新采用“数字化+沉浸式”竞赛模式,依托云南金融机构自主研发的智能答题系统,实现选手信息实时更新、答题数据即时统计、比赛进程动态监控,大幅提升赛事组织效率。来自初赛晋级的全省40余家金融机构的100名优秀选手现场角逐,充分展现云南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果与专业风采。
决赛设置“百人团”“飞花令”“超级飞花令”三大特色环节。在“百人团”环节,100名参赛选手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百人同台+实时竞答”,智能答题系统自动计时,参赛选手既要“答得准”又要“答得快”,全面检验选手专业素养。“飞花令”及“超级飞花令”环节则采用“消保知识接龙回答”形式,选手围绕“金融消保”“权益保护”等内容进行限时问答,设立“帮帮团”专家帮答机制,形成“选手答题+专家辅助”模式,增强赛事互动性。该环节既考验参赛选手的专业储备,又检验参赛选手临场应变能力,充分展现金融从业者专业素养,现场气氛紧张热烈,最终决出个人冠亚军。
此外,决赛还融入了复赛获奖节目展演,金融机构通过情景剧、舞台剧等形式,生动呈现金融服务、纠纷化解、教育宣传方面数字化转型成果,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在最终的颁奖仪式上,主办方对优秀个人及机构进行表彰,激励全行业持续提升金融消保服务效能。

以赛促学,推动数字化转型纵深发展
本次大赛通过初赛、团体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层层推进,全面评估了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专业能力与实践成果。本次大赛呈现三大亮点:一是构建“智能答题+实时互动”竞赛平台,提升赛事科技含量;二是创新“多维比拼+融合展示”模式,拓展金融消保宣传形式;三是建立“以赛促学+以学促用”长效机制,激发从业人员保护消费者权益动力,通过竞技形式强化行业间的交流与学习。金融机构在比赛中展现的创新实践,不仅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范本,更体现“金融为民”的初心,推动数字化转型成果从行业端回馈至消费者端,为构建更优质的金融生态注入新动能。
未来,云南省金融监管部门和全辖金融机构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入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科技+服务”双轮驱动机制,重点聚焦数字技术与金融消保工作深度融合,健全风险预警、智能响应、精准服务的体系,切实提升金融消费者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