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55名云南社科普及讲解员楚雄竞技 18人晋级决赛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艳 2025年08月14日 22:22

  中新网云南新闻8月14日电(陆希成)14日,第四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云南省选拔赛复赛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来自云南16个州市、高校及有关单位的55名社科普及讲解员同台竞技,18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本次选拔赛由云南省社科联主办,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楚雄州社科联、楚雄州融媒体中心承办,以“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主题,旨在推动社科普及讲解员成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生力军,通过生动鲜活的讲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比赛分为复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复赛采用自主命题和随机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评审采用现场亮分制,从讲解内容准确性、技巧专业性、语言表述等方面综合评分。

图为第四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云南省选拔赛复赛现场。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图为第四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云南省选拔赛复赛现场。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供图

  复赛现场,选手们围绕红色文化、民族团结、非遗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运用实物展示、情景再现、故事讲述等方式,生动呈现云南独特的生活文化和历史成就。

  自主命题环节中,来自云南民族博物馆的段杨修颖以《车轮下的赤子心》为题,深情讲述80多年前3200名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在滇缅公路上用生命运输物资的感人历史;来自德宏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基地的李珍通过《笋子洼的红心果》,讲述边疆村寨通过种植红心猕猴桃实现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来自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的赵世琳分享《阿者科:为全球旅游减贫提供中国方案》,展示千年梯田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随机命题环节最考验选手应变能力。抽签、思考20秒、开讲——来自楚雄永仁幸福里社科普及基地的李智彦抽中“中国天眼”,她将该科技景区形象地比作“给地球缝了一只会看星星的眼睛”,用“听到宇宙诞生时的声音”“中国人写给世界的邀请函”等富有感染力的表述,将硬核科技转化为文化叙事。

图为第四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云南省选拔赛复赛现场。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图为第四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云南省选拔赛复赛现场。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供图

  经过激烈比拼,18名选手成功晋级8月15日举行的决赛。届时产生的前三名将代表云南参加第四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决赛。

  据了解,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由云南省社科联于2022年首倡发起。截至2024年10月已连续举办三届,累计吸引全国31个省区市万余名讲解员参赛,成为展示各地社科普及成果、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