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美云南 感知中国
——海外华裔青少年赴滇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中新网云南新闻8月13日电(黄兴鸿 张馨怡)盛夏,七彩云南迎来一群群跨越山海的身影。来自老挝、缅甸、西班牙、法国等国的300多名华裔青少年赴滇开展研学活动,通过研习茶咖文化、探秘博物馆、沉浸式制作建水紫陶等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表示将努力成为所在国与中国友好关系的传播者、建设者。
叩脉滇境 解码文化基因
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毗邻南亚、东南亚,不仅是知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五大侨乡之一,云南籍海外侨胞有200多万人,分布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期,云南多地举办华裔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来自各国的华裔青少年叩脉滇境,解码文化基因。
在2025年“滇缅情深·相约昭通”华裔青少年研修活动中,来自缅甸的26名华裔青少年,分别参访昭通市博物馆、龙氏家祠、锦逸书画院等。通过青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了解昭通历史,探寻中华文化深厚底蕴;通过龙氏家祠,感知祠堂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通过观摩书法家挥毫泼墨,见识中华艺术神韵。在“2025年华裔青年职业技能培训班”,28名缅甸华裔青少年到保山学习咖啡冲泡技艺,实地考察学习南侨机工参与中国抗战的光荣历史,在浓浓的咖香中,在深入了解中缅共同抗击侵略的历史中,传承“胞波”情谊,传达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

“我会珍藏好老师送我的书法作品。”来自缅甸的陆清玲称,9天研学之旅收获颇丰,尤其是博物馆里的古象化石和古代器皿,让其震撼,感知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及博大精深。她说,回缅甸后会向亲朋好友分享所见所闻及所想,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壮丽山河和昭通的独特魅力。

在红河、昭通、大理、德宏、文山等地,还分别举办了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该活动通过“文化体验+语言交流+互动融合”的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与情感纽带的构建,为构建中外人文交流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不仅看到了红河山河的壮美,更触摸到了中华文化的温度。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身份与情感的唤醒之旅,我们在这里探寻民族的根源,找到文化的认同。”参加红河营的营员领队高颂称。
问道云岭 触摸发展时代刻度
华裔青少年在解码文化基因的同时,也触摸到了云南发展的时代刻度。
赴昭通参加活动的华裔青少年,分别走进向家坝水电站,感受中国在水电建设领域取得的耀眼成绩;走进水富港,了解滇东北重要的地理优势;走进苹果种植基地,了解高原苹果香甜可口背后的现代化种植技术、品牌打造和助农增收模式。

参加“游学普洱”的老挝华裔青少年,在有着“中国咖啡之都”“世界茶源”之称的普洱市,用6天时间深度体验“左手咖啡右手茶”的“双香”魅力,触摸这座文旅城市的新时代脉搏。
来自老挝丰沙里的学生宋方浒称,在普洱喝到了香气绵长、回甘爽口的普洱茶,自己非常喜欢,同时也了解到了普洱茶的加工工艺。来自老挝南塔的学生宋雨平则对咖啡果皮茶赞不绝口,“原来咖啡全身都是宝,通过研习,了解到许多茶知识、咖啡知识,堪称是一次茶咖飘香之旅。”
牵心古道 编织跨国七彩纽带
大坝立江涛、货笛穿云桥、果香漫高原、茶咖飘四方,华裔青少年的云南之旅,也进一步推动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与情感纽带的构建。
在“游学普洱”活动中,普洱市民族中学高一学生马旭通过活动,认识了来自南塔的安丽娜等同龄人并建立了友谊,称有机会也想到老挝旅游,感受不同的人文风情。
丰沙里学生瓦拉第是第二次参加“游学普洱”活动。她称,这次又认识了好几个伙伴,还体验了咖啡文化,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会继续努力学习中文,将来到中国上学,到时还可以联系小伙伴一起行走更多地方。”
在“红河文化研学之旅”活动中,来自海外的青少年走进建水孔庙、袁嘉谷故居,沉浸式体验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滇南邹鲁”的文脉传承,开展“中外青少年古筝同奏”,亲身体验这一中国传统乐器的艺术魅力。通过有形有感、互动式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增进了中外青少年之间的相互了解、情谊融通。

云南的文化交流活动,并不局限于此。如正在举行的2025年“七彩云南中华文化大赛”,共吸引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5个国家的5600名学生参与。一条以文化为轨、以民心为站的纽带,正从云南延伸向四海。
云南正发挥其独特的人文、区位、开放优势,以侨为桥,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民心相通,通过多彩文化交流活动架起跨越国界的桥梁,谱写中外友谊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