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澜沧“稻虾共养”走出特色致富路
来源:中新网云南  2025年08月11日 14:47

  中新网云南新闻8月11日电(杨梓 冮梦迪)近日,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东主村开展红螯螯虾虾苗发放活动,这些虾苗将放入水稻田中,让“稻虾共养”模式助力当地各民族民众实现增收。

  据悉,单一的水稻种植模式收益有限,亩均年收入约1000元。为提升土地效益,增加民众收入,竹塘乡积极引进并推广“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虾共生”中,红螯螯虾在稻田中可摄食害虫,其排泄物成为水稻的天然肥料,有效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同时提升稻米和虾的品质,产出的生态米和“稻香虾”市场反响良好。

  在种养过程中,澜沧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派出专业团队,为养殖户提供虾苗投放、水质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程技术指导。同时,县乡两级组织养殖培训,帮助村民快速从“门外汉”变成“养殖能手”。

  “稻虾共养”的红螯螯虾亩产约80公斤,收入约7000元,较单一种稻效益大幅增加。

  东主村村民罗进是“稻虾共养”的受益人之一,去年他在2亩稻田里尝试养虾,收入超万元,今年养殖面积新增了1亩多,他相信虾的品质会越来越好,收入也能有效提升。

  尝到“稻虾共养”的甜头,今年许多村民扩大养殖规模,还有不少村民新加入到养殖行列。

  今年澜沧县竹塘乡“稻虾共养”示范项目养殖面积扩至80.8亩。下一步,该乡将加大推广,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引导更多民众参与。(完)(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