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设备神医”王海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刘丽慧 2025年07月31日 17:21

  中新网云南新闻7月31日电 (唐书语) 在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卷包车间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上,总能看到一个专注的身影——修理工王海。

  在扎根一线的34年间,王海练就了一套“在线诊断”的绝活,他能够在设备保持运转的状态下,准确锁定故障源,及早发现设备隐患,保障设备运行效率。王海也因为高超的“医术”,被车间同事亲切地称为“设备神医”。

  王海用手指轻敲着设备外壳,金属传导的震动让他确认了问题所在的位置。“声音是从下部传来的,应该是第三组轴承。”他解释道,同时从工具车中取出维修工具,动作娴熟地开始拆卸检修,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短短15分钟之后,他便关上了防护罩,重新启动了设备,异响果然消失了。

图为王海在工作现场。唐书语 摄

  在他的工具柜里,有一本已经泛黄的维修笔记,上面记录了上百种异常声音的特征,每个声音特征都详细标注了对应的故障点和解决方案。三十年多年的积累,让他能通过声音的细微变化快速判断出设备故障点。

  除了听声,王海还有一项“绝技”——用手感知温度。常年与设备打交道,让他的手掌练就了敏锐的触温能力,能准确感知设备外壳的细微温差变化。

  王海将手掌贴在电机外壳上,在设备游走,“这里升温快散热慢,说明内部摩擦增大,那边温度分布不均,八成是润滑油不够了。”随后精准得出“诊断”结论,快速进行故障处理。

  这种独特的“掌温诊断法”源于王海多年积累的肌肉记忆。每当有后备修理工向他请教,王海总是一遍遍地耐心讲解。这看似简单但有效的诊断方法已经成为车间维修工们的必备技能。

图为王海在维修设备。唐书语 摄

  王海对于“生病”的设备,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疗法。他从细致的“望”开始,目光如扫描仪般掠过每台设备,观察着传动轴的振动幅度、紧固螺丝的微妙位移、传送带的跑偏轨迹……设备上任何细微的形变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在设备运行正常时,王海也会定期“问诊”,他总是耐心地向操作工询问设备近况,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异常描述,都会被他记录在那本翻旧的工作日志上。

  通过与设备三十四年的朝夕相处,王海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感官诊断法”,用最朴素的感官和最丰富的经验,守护着生产线的平稳运行。正是这些看似朴素的技能,让他在轰鸣的车间里,成为了设备的“守护神医”。(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