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7月29日电 7月8日至21日,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数学文化科普团共95名志愿者前往昆明市宜良县九乡小学、东川区集义街道铜源社区、曲靖市会泽县钟屏街道泽兴社区与红石岩社区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前进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四个支教点同步举行开营仪式。志愿团代表介绍,本次支教活动围绕教育教学、学生成长、素质拓展等多方面展开,志愿者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开设特色课程,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兴趣与综合素质,注重交流合作与经验借鉴,力求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7月9日至10日,数学文化科普团在四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数学主题活动。志愿者们讲述数学发展史,带小朋友们走进数学奇妙馆;举办数学游园会,让小朋友们在汉诺塔、九连环、华容道等数学模型中感受数学魅力,开展数字飞花令、数独入门课、骰子的秘密、拓扑魔法等趣味小游戏,让小朋友们在玩中探索数学的奥秘。
7月11日,数学文化科普团在四地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研学活动。志愿者们科普农业、微观世界、人工智能等知识,带小朋友们走进科学大观园;组织地理旅行、探究植物等活动,让小朋友们在绘画家乡、制作植物拼贴画、创作墙绘中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介绍常见金属,开展科学实验,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探索世界的奥秘。
7月12日,数学文化科普团在四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通过你比我猜小游戏、情绪管理、心理团辅、夸夸我自己、友情管理等课程,引导小朋友们认识自我、管理情绪、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在安全教育领域,围绕校园安全、消防安全、看不见的危险、认识身体语言等内容展开,全方位守护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
7月13日到14日,数学文化科普团在四地开展了精彩纷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和红色教育主题活动。让小朋友们全方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增强爱国情怀。

7月16日至17日,数学文化科普团在宜良、会泽和蒙自开展丰富的环保知识科普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废品回收课、废品手工创作等活动,带领学生用废弃塑料品、蛋盘等材料制作笔筒、装饰物,传递垃圾回收利用意识;他们还介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讲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相关能源知识,同时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分类方法,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7月19日,数学文化科普团在宜良、会泽和蒙自开展了丰富的手工与民俗文化主题活动,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领略传统民俗的魅力。
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分别去往了4个乡村支教点,累计服务6406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7736小时。
“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我见证了他们从羞涩到自信的蜕变,也被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的心灵所治愈。支教不仅是我给予孩子们知识,更是他们教会我如何以更柔软的心去感受生活,用更坚定的信念去传递温暖。”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肖敏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