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0月24日电(金翠芬)近年来,建水县立足资源禀赋,深挖文化内涵,在文旅融合、要素聚集、品牌赋能、消费升级等方面下功夫,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今年1至9月,该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07.39万人次,同比增长15.30%;实现旅游总花费1624923.42万元,同比增长27.40%。

以文兴旅,创新业态,设施要素不断完善。用活“古建筑博物馆”“古民居博物馆”“百年滇越铁路”等丰富资源,建成临安府衙、府衙里、紫陶里、供销记忆、紫陶博物馆、云栖湖酒店、张明收藏馆、古籍修复室、典籍博物馆等一批特色文旅项目,创新打造了双龙桥稻田公园、“红河学院崇正书院”、双龙桥房车营地和乡愁集市等业态,建成诗年华等3个城市书房和4个4A级景区智慧书屋,高品质酒店、特色民宿客栈、精品庭院剧场、精品线路和餐饮观光休闲娱乐等旅游要素不断配套完善,让千年临安古城焕发青春与活力。此外,先后争取国家、省级资金9000多万元修缮了朝阳楼、指林寺等古城建筑和团山民居、乡会桥等文物单位,投资1980万元修缮了87栋古楼、古宅,免费开放了玉皇阁、白雀寺等文保单位。全县共投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全民阅读推广、数字化服务及34个基层文化服务站点等项目。
以文惠民,联动发展,特色活动亮点纷呈。举办“十佳商铺”“十佳网红打卡店”征集评选、文化旅游年、龙狮共舞贺新春、稻田音乐会、全国“四季村晚”、孔子文化节、紫陶文化节等差异化特色文旅活动,建水文旅活动多次登上央视新闻。创新了文庙“三礼”体验、朝阳楼灯光秀、临安府衙剧情演绎、学政考棚沉浸式演出等业态产品。依托县域9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5个保护传承示范基地(点),传承发展民族歌舞、民间小调、手编技艺等20余个非遗项目,培育开发紫陶汽锅、燕窝酥、狮子糕、文房小品等100余种文创产品。集结建水、石屏、元阳等优秀传统特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多次举办文艺展演、文旅推介等活动,助推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发布建水文旅歌曲《建水记忆》《遇见建水》《路过建水》。
以文聚力,创建品牌,区域形象有效提升。把加强文旅品牌建设作为助推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建水先后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紫陶之都·建水”“中国天然氧吧”“中国冬季休闲百佳县市”,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名单,六度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两度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榜单”。紫陶文化产业园区获批国家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临安古城主题特色街区上榜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紫陶里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西庄紫陶小镇上榜“中国最美50个特色小镇”;团山村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楸野田园民宿确认为国家甲级旅游民宿,三秋民宿等7家民宿被评为国家丙级旅游民宿;普雄乡、西庄镇白家营村先后被列为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马家营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建水古城-团山村”被列入“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