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云南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创新助农服务模式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旌亚 2024年08月22日 15:51

  中新网云南新闻8月22日电(刘依然)青山如黛,绿野葱茏。秋日的烟田里,伴随着烟农忙碌的步伐,一片片烟叶脱杆而下。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生产绿色化、机械化、数字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创新服务形式,以打造“金轱辘”“银翅膀”专业化农服品牌为抓手,构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烟农质量,促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

  构建新模式 提升为农服务质量

  四月才看烟苗嫩,八月旦见烟株壮。走进红河州弥勒市福成街道烤烟种植核心烟区,连片的烟田绿意盎然、长势整齐,随处可见烟农们忙碌“赶烤”、喜迎丰收的身影……

  一大早,弥勒市福成街道当甸村的周进华便骑着满载而归的三轮车正准备赶往烤房。

图为周进华采收烟叶。刘依然 摄

  相比往年,周进华觉得这两年烟叶种植有不少变化:备耕期间,起垄施肥覆膜,合作社到点“上门服务”;生产期间,技术员跑得更勤了;有机肥、无人机植保、生物质烤房……样样用得好。

  为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烟农水平,今年,弥勒市烟草专卖局引导现有烟农合作社转型发展,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拓宽服务半径,大幅提升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能力。

  “在做好传统五项专业化服务基础上,我们今年以突破机械作业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将专业服务向移栽、采收等环节延伸。”弥阳绿叶普惠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玉洪说,该合作社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探索建立“123”管理模式,即搭建“队长+分队长+机手”一个服务架构,制定“四方”定价和农机手进退二个机制;明确作业流程、作业标准、服务评价三类管理办法,充分满足烟农种植生产需求。

  在陈玉洪看来,他们所做的工作,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帮助烟农减工省力,轻松种植。

  打造“双”品牌,推动产业服务市场化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红河州烟草专卖局推行专业化服务市场化的初衷。

  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农田是基础、农机是关键、农艺是突破点、农服是发力点。

  “现在种烟,地上有‘金轱辘’,天上有‘银翅膀’,不仅省时省力省人工,作业效率也提高不少呢。”周进华对如今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深有感触。

图为“金轱辘”机械专业化服务队开展烟叶中耕管理作业。马丽菊 摄

  今年弥勒烟区重点打造了“金轱辘”机耕服务队、“银翅膀”飞防服务队,为烟农在耕地、植保、移栽等方面提供服务,实行了移栽机械化“零”的突破,卫泸片区累计提供服务面积2万余亩,其中机耕9000余亩、移栽100余亩、飞防7000余亩。陈玉洪表示,此举得到了烟农好评,全流程机械化的专业服务每亩帮助烟农节约成本400元左右。

  结合当前推进全国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红河州烟草专卖局积极打造“金轱辘”“银翅膀”专业化农服品牌,引导烟农服务合作社树立服务即产品的理念,将专业化服务辐射融入“烤烟+N”大农业,推动服务品牌普惠共享。

  搭建新平台,构建服务体系数字化

  农机跑起来,数字农服也跟上。“近年来‘跨区域、订单式、托管式’的数字化农服新模式不仅便利了烟农,也让合作社的服务调度更加合理高效。”弥勒市烟草专卖局弥阳烟叶工作站站长童剑峰说。 

  用创新之力集聚发展势能,以机械化、数字化推动烟叶生产服务管理体系优化重塑,快速响应群众服务需求,提供便捷的专业化服务,以生产方式转型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通过“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运营,红河州烟草专卖局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充分运用互联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依托下属农业发展公司自主开发的“产业联盟平台”,全力推进专业化服务数字化。

  数字化平台的运用,实现了“种植者线上下单—合作社线上接单—专业服务队线下服务—多方验收”的一站式服务,专业工人找工更快捷,种植户用工更便利。

  立足烟区实际,集成各方创新力量,现如今,以农艺为基础、农机为关键、农田为支撑、农服为保障的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图景正在这片滇南红土地上徐徐铺展开来。(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