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5月8日电 5月7日上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班章村西哈寨举行的大益乡村振兴首期茶农新居交房仪式上,中国篮坛巨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易建联从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大益集团董事长、总裁张亚峰手上接过聘书,受聘为“大益爱心大使”。
易建联现场还给茶农孩子捐赠了书包、篮球、球衣等学习和体育用品。
这意味着大益爱心基金会与易建联在公益路上已达成更多共识,未来将一路同行,为中国公益事业奉献更多爱心。
此外,历时6个多月,首期茶农新居工程竣工交房,也宣告了大益乡村振兴项目推进获得阶段性成果。

布朗茶园:阿联大手抓得牢篮球,也采得起小小嫩芽
了解茶农,相知茶农,首先要了解茶。
一大早,易建联一行便赶到了大益布朗山基地,和茶农们一起,走进茶园,体验茶农们所熟悉的工作——采茶。
5月的布朗山,清风拂过山岗,茶林摇摆,树影婆娑,它们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致意。

站在茶树间,易建联不时弯下腰,摸摸嫩绿的芽头,似乎在用心与这漫山的茶园交流。采下一片片嫩叶,易建联的脸上挂满了微笑。他不时拿出手机,将这布朗茶山的优美风景一一收下。

随后,易建联来到大益布朗山基地场区,在大益集团副总裁、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曾新生的示范下,体验炒茶、揉捻等环节。

易建联说,没想到,茶叶生产前端里的工序,竟然也如此奇妙。

新房交付:让茶农都成为幸福的勐海人
如今,班章村的大黑山,早已褪去了旧时的模样。
一栋栋崭新的两层小楼,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尽揽阳光。一排排彩旗,立在新寨子的水泥道路两旁,迎风飘扬。

在寨子里,三两成群身着民族服装的茶农,一个一个难掩心底的欢喜,满脸笑容。

这里就是大益乡村振兴项目的第一期——西哈寨,15户茶农的新居所在。
在傣语里,西哈,就是“15”的意思。

在今天的新居交房仪式上,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张亚峰向首批15户接房的茶农交付了钥匙,送上真诚的祝贺,并表示要让每一位茶农都成为幸福的勐海人。

张亚峰说,“茶农新居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寄托着大益人对茶农的美好祝愿。我们已经在茶区架起了篮球架,未来还要为茶农捐建更多的生活和文化设施,帮助茶农移风易俗、树立生活新风尚,让茶农老有所乐、壮有所为,在茶农的心中架设起通往幸福的桥梁。”
据悉,目前二期工程37套住房的建设已经开工,预计6月30日交付使用,三期工程已开始规划。
30多岁的茶农门二从小就在这里长大。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他很感恩,对大益的善举深表谢意。
说起未来,他说,他的愿望就是“讨个老婆,安安心心过日子”。
“成为幸福的勐海人”,在西哈寨,梦想正照进现实。

新房背后:爱有大益,优雅行善
每一个爱心项目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善的力量。
大益爱心基金会秘书长高云飞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布朗山有四个月的雨季,期间是很难施工的。仅这一期工程,就曾受疫情影响两度被迫停工。不过幸好,挺过来了。如今,看着这建好的茶农新居,甚觉不辱使命。
谈到这个爱心项目的缘起,高云飞清楚地记得2022年的4月28日。那一天,张亚峰带着基金会的同事们前来茶山给茶农孩子送学习用品,看到茶农简陋的生活条件,当即提议实施“大益乡村振兴行动”。并在当年的6月2日,正式设立大益乡村振兴行动基金,决定5年投入3000万元,为267户茶农建设新居,改善用电、用水和道路设施。
易建联对大益乡村振兴项目这一善举表示感动。他说,“大益敢于真心为茶农付出,去帮助他们改善居住条件,让他们住上现代化的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很了不起。”易建联还对这里的茶农表示敬佩。

临别时,易建联给西哈寨的茶农孩子留下了签名。其中一个孩子,身上叠穿5件球衣,面显腼腆,在易建联很高兴地连续5次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后,这个孩子的脸上,瞬间乐开了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