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勇于创新的底气
来源: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刘丽慧 2022年12月20日 12:41

  当客人初次造访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楚雄复烤厂,瞅准了距离办公楼和食堂最近的几个车位把车停入时,保安便会上前提醒不能驶入。客人一脸疑惑,却见保安手指的方向,四个车位后各有一大立牌,上书“VIP国手停车位”,还写着不同的人名及车牌号。这时客人尽管悻悻然将车移走,也不免在心中对“国手”二字生出许多敬意。

专属停车位 来恩祺 供图
专属停车位 来恩祺 供图

  而对于云南复烤的干部职工来说,这几块牌子一方车位,是一面看不见的榜样旗帜;对于榜样们而言,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认可和底气。

  因获国家级设备维修技能竞赛冠军而被誉为“国手”的车间副主任丁谨善,一到生产季节,车总是停着,人倒不易见,只有吃饭时间才会在众人都快就餐完毕时到为技术能手们开辟的“专座”上落座。面沉如水的他一下子便融入了对各类技术问题和创新方向的讨论中,一改平日的沉静。

  “其实我们都是在生产一线低头拉车一二十年的工人,能做出一点创新成果归根到底还是公司给的底气。”丁谨善谦和地说,“得到这些荣誉、待遇,有时候真让人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想到企业这么重视我们、重视创新,我更充满了大胆创新的勇气。”

职工创新工作室 来恩祺 供图
职工创新工作室 来恩祺 供图

  事实上,纵览云南复烤,以丁谨善为代表的全员参与的创新队伍,近年来敢想敢为,坚持发挥技术创新“尖兵利刃”作用,已经建成1个CNAS认证实验室,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08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首创叶片结构多指标在线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让检测时间缩短9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搭建以“一部手机烤好烟”为核心的数字架构,建立“数字生态服务”,实现复烤加工实时远程监管;创造储烟框替代麻片包装的物流新模式,提升从田间地头到工厂流转的效率近十倍,并共享使用,每年为全省节约物流成本超1500万元。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职工创新一等奖等荣誉纷纷“落地”的同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在全员敢做敢为敢创新的氛围中加速前进。

在生产一线召开创新大会发布创新成果 周海云 供图
在生产一线召开创新大会发布创新成果 周海云 供图

  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位。获得“专属停车位”“专属就餐区”“工匠工作室”和对创新成果、参赛获奖的物质奖励等等一系列的荣誉和待遇,是创新工作者收获满满获得感、成就感的底气,而云南复烤为全体干部职工搭建的创新平台机制则是支撑创新孵化的底气。

  从各复烤厂纷纷开辟职工创新工作室,到全公司超半数人员参加的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开展日常科技创新、小改小革,再到全员有指标任务的精益改善活动,每年就可以征集近千条涉及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节能减排等方方面面精益改善建议近千条,诞生QC课题成果超三十项。

  “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时刻发生。”每天或埋头于全公司十余项更大型科技项目申报、跟踪、整理优化,或奔走七州市十个复烤厂的技术中心副主任李瑞东,每天都在创新热潮中不知疲倦。“作为创新工作管理者,看到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不仅QC成果和精益改善每年能为企业降本增效近百万元,而且大家都在参与创新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成长,我在这个位置的底气也更足了,总想尽可能多为企业创新工作多出力。”

  成长,更是云南复烤人大胆创新取之不竭的底气。

  现在正借用于公司信息中心参与公司数据平台和数字化转型建设等工作的苏雪苗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感触良多:“真的没有想到我读研时主攻的信息工程和人工智能方向可以让我在国企的工作中迅速派上用场,甚至还因为企业的培养让我一天比一天研究得深入了。”

  苏雪苗仅参加工作三年,就已经在云南复烤形成的师带徒模式中跟随师傅陈云首创了货车进厂自动引导入库系统,一天天跟随技术团队建设起了公司汇集所有复烤厂生产数据、能够实时监督各生产部位还能逐步实现机器学习进行优化改善的数据中心,成长经历可以说是飞快。而在云南复烤,这样的新员工还有上百名,都在“专心专研专业,一专制胜;你行我行同行,行稳致远”的“一行”企业文化中成长。

  苏雪苗自知不善与人打交道,无心从事管理岗位,一心只想做技术创新研究。正好,她的师傅陈云就是凭借技术工作成为技师,享受更高待遇的复烤“工匠”,所以她也暗自以师傅的成长路线为目标。

  不仅是技术人才有成长成才通道,就算是“原地踏步”的各类人员,想要保住职称,创新成果都是一项重要的考评硬指标。而在云南复烤,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近乎是全员,可以想见每一天在云南复烤人心目中,创新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部分。

  从平台到荣誉,从体制机制约束到成长成才激励,这就是云南复烤真抓实干,为产业链的强链延链补链做贡献的基础,这就是全体员工敢为敢干,在制造业强国路上创新创优创造的底气。

  (作者:来恩祺)(推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