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6月23日电 (刘丽慧)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主动顺应新趋势、把握新机遇,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成为塑造城市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作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重要集散地,官渡区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该区“城市大脑”的建设运用情况。

一屏联动管理 守护“官渡十二时辰”
“你好!这里是官渡区‘城市大脑’指挥中心。我们接到市民上报,某某公共卫生间有一个水龙头损坏的事件,可以前往处理一下吗?”
“收到。我马上前往处理。”
在官渡区IOC城市运营中心,这个被称为官渡区“城市大脑”指挥中心的大厅里,一块巨型屏幕上,显示的是官渡区数字孪生城市的界面,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城市大脑”的融合通信系统,给案件发生点附近的网格人员“派单”。

正值下午上班时间,滑动鼠标,在大屏幕上点开疫情监控模块的一张热力图,昆明火车站周边一片橙红色。据介绍,通过热力图数据,可以实时查看重点区域的人员密度。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这样的数字化管理持续在进行。“官渡区‘城市大脑’目前已有1.1万多只AI眼睛。通过14种AI算法,可以对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道路淹积水、非机动车违停、占道经营等城市违规事件进行主动识别、自动派遣、智能结案,24小时守护官渡区城市运行。”昆明市网格中心官渡分中心副主任吴狄介绍。
据了解,官渡区“城市大脑”于2021年7月启动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公安雪亮工程7000多路前端摄像头的接入,构建出系统的城市视觉神经。其中,城管部门使用1100多路摄像头实现实时城市管理,水务部门使用140多路摄像头实现路面淹积水和河道溢流管理。
在官渡区IOC城市运营中心数公里之外的官渡区消防救援大队,布局着官渡区“城市大脑”的智慧消防中心。一块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区重要监测场所、应急人员物资分布情况及27万多个消防物联网设备监测到的火情信息,这些信息横向与城市运营中心共享,并与市、省政府联通;纵向与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急管理部门指挥中心互联互通。
“以前在官渡区,首先发现火灾事故的是人,报警人拨打119电话后,消防部门才能调度力量出警扑救。智慧消防中心投用后,全区火情信息及周围重点场所、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分布情况实时显示在屏幕上,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核实灾情、制定方案和联动调派力量投入扑救,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官渡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翟东升介绍,官渡区“城市大脑”智慧消防中心一期已完成辖区26个消防站点、123家重点单位、27万余个消防物联网设备的信息接入,实现辖区街道、社区消防站及部分微型消防站的统一调度管理。

数据聚合发力 走出数字化转型“官渡道路”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数字化建设突飞猛进。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云南”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云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文件相继出台,以期通过数字化建设,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官渡区是云南省会昆明市的主城核心区之一,已连续五年位列中国百强区前50强。近年来,官渡区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2021年7月,《昆明市官渡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把‘城市大脑’作为官渡区未来城市标准设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构建平台型人工智能中枢”。

几乎在同一时间,官渡区人民政府携手百度智能云等单位启动“城市大脑”项目建设,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1+2+4+N”建设主线,以全面建设数字官渡为目标,搭建城市运营中心和智慧消防中心两个指挥中心,开发统一视频监控能力、统一视频会议接入能力、数字孪生地图服务能力、数据接入分析能力等四项基础能力,拓展 N 种数字化应用场景。

3个月后,官渡区“城市大脑”就在于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保障工作中大展身手,通过一块大屏幕,做到对活动场所周边人、地、物、事、组织的全面掌握和集中调度,为该次全球性会议召开提供了智慧化保障支撑。
项目建设将近一年来,官渡区“城市大脑”已打通19个委办局数据,实时接入了区级环卫、气象、水务、消防、网格、重点楼宇、民政、养老、水质等12个系统的数据以及40类离线数据,当前治理平台数据量已达1.47亿条,日增量约2万条,每日数据治理任务总数达1900余个。“这些体量庞大的数据,综合服务于城市管理和应急指挥,所发挥的作用是传统城市治理模式无法比拟的。”百度智能云资深解决方案工程师付斌表示。
除了“一屏观全域”,官渡区“城市大脑”还完成了云上产业园系统以及手机端的开发部署工作。“截至目前,‘城市大脑’已接入数千家数字经济存量企业数据。”官渡区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平台企业——昆明数字经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凌浩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城市大脑”正助力官渡区相关部门对辖区产业经济数据实现全面掌握。
“官渡区‘城市大脑’的应用成效已逐渐显现。未来,随着数字化建设工作的推进,项目还将聚合更多的数据,应用场景也会有更多的拓展。”王凌浩表示。
诞生近一年来,官渡区“城市大脑”已将多项荣誉收入囊中。2021年12月8日,官渡“城市大脑”荣获“东盟与中日韩数字经济创新大赛”项目三等奖;2022年1月,该项目入选《数字孪生城市优秀案例汇编(2021年)》及《城市大脑发展白皮书(2022)》。官渡区边建设边探索,走出了一条数字化转型的“官渡道路”。
王凌浩表示,未来,官渡区“城市大脑”还将深入绘制城市运行要素、对象、资源“一张图”,推进“城市大脑”产业生态圈发展,构建具有官渡特色的数字经济生态,助力官渡区在2023年全面建成昆明数字经济先行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