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昭通大山包:越冬黑颈鹤数量达保护区建立初期6倍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刘丽慧 2022年03月16日 09:06

图为在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越冬栖息的黑颈鹤。 吴太平 摄

  中新网昆明3月15日电 (罗婕 吴太平)15日,记者从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获悉,在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越冬栖息的黑颈鹤数量达到1978只,是保护区建立初期的6倍,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

  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位于云南昭通,地处金沙江和牛栏江交汇处,是长江流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和集散地,于2004年12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随着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修复与保护、草地生态修复及生态移民等重大生态保护项目的落地实施,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提供的2021-2022年度监测数据显示:在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越冬栖息的黑颈鹤数量达到1978只,是保护区建立初期的6倍。同时,黑颈鹤固定栖息地面积增加689公顷,黑颈鹤食物源得到充分保障。

  此外,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新增白鹤、暗色鸦雀、矛纹草鹛、白眉雀鹛、棕胸岩鹨以及西伯利亚银鸥等6种鸟类,其中白鹤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暗色鸦雀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湿地水文水质总体保持在三类水水平,生态健康水平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持续向好。

  截至目前,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共记录高等植物112科413属737种,脊椎动物5纲30目86科28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8种,云南省重点保护鸟类2种。(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