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小蚂蚱“蹦”出致富路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旌亚 2021年04月19日 09:25

赵祖青的蚂蚱养殖基地

  中新网云南新闻4月19日电(张承媛)蚂蚱,是蝗虫的别名,为药食两用昆虫,以植物叶片为食,是农作物的大敌,也是农户深恶痛绝的昆虫之一。可在梁河县九保乡横路村的赵祖青眼里,蚂蚱却是一个能让他脱贫致富的好东西。

  走进赵祖青的蚂蚱养殖基地,只见十多个白色大篷整齐排开,成千上万只蚂蚱在大棚里飞腾乱蹦,成片的蚂蚱食用草长得郁郁葱葱。此时的他正汗流浃背地在大棚里给蚂蚱喂食,“想都没想到过,小小蚂蚱竟然能让我彻底脱了贫摘了帽!”谈起赵祖青的“致富经”,他就乐得合不拢嘴。

  赵祖青曾是横路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小时候眼睛受了伤,没有及时得到救治,导致左眼失明。妻子早几年在田里干活时突发疾病去世,剩下一儿一女由他拉扯长大,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身残志坚,赵祖青左眼失去了光明,却没有失去希望和信念。他不等不靠,奋力谋生,一心想要带着儿女过上好日子。2013年,他偶然听说养殖蚂蚱成本小,效益高,一下子激起了他的养殖兴趣。说干就干,他把地点选在自家的山地上,用竹子搭起了简易大棚,开启了蚂蚱的养殖之路。蚂蚱虽然养起来了,但产量不多,销路不大,仅够供给乡里的村民购买食用,日子只算勉强过得去。

赵祖青在养殖大棚给蚂蚱喂食

  直到2015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启动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德宏烟草专卖局(公司)与梁河九保乡横路村进行结对,派驻工作队进行精准扶贫,赵祖青的生活迎来了巨大的转变,不仅住房得到翻新维修,蚂蚱养殖也打开了新的局面。工作队员结合赵祖青的养殖发展瓶颈,积极帮他想办法、找销路,收入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他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脱贫后的赵祖青不拘于现状,他不断投入成本,优化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蚂蚱大棚从最初的6个扩大到15个,从竹子搭建升级为钢材搭建。工作队员一边教他使用微信,利用新的信息手段对蚂蚱进行宣传推广,让蚂蚱走上更多人的餐桌;一边结合养蜂产业的需要,将蚂蚱提供给蜂王食用,满足了蜜蜂养殖户的需求,有效提高了产业发展的内循环,激活了全村的发展动力。

  脱贫无捷径,勤劳坚韧才是关键。赵祖青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毅力,彻底拔了穷根。在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紧跟乡村振兴的步伐,走上了发展特色产业的幸福之路。如今的赵祖青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蚂蚱专家”,当地的村民前来取经,外地的人也纷纷跑来“找方法”,他总是毫无保留地给大家讲授养殖心得和技术。谈及未来,赵祖青信心满满,“我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