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平安翠湖:一条温暖而坚定的为民之路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洪沂 2025年11月03日 14:04

  中新网云南新闻11月3日电 1950年2月,昆明市翠湖派出所踏着历史荣光成立。75载春秋流转,“昆明之眼”的翠湖水映着26代守护者的身影,在1.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九巷十三坡”的烟火深处,用“始终为民”的“初心”之笔,一画接着一画勾勒出“和谐盛世”之下美丽的“翠湖缩影”。

  深挖辖区资源,打造三维红色矩阵,筑牢信仰之基

  节孝巷39号的青砖墙上,阳光斜切出历史的纹路——这里曾点燃云南红色革命的星火。翠湖派出所依托辖区陆军讲武堂、朱德故居等革命旧址,建立“红色教育基地”, 定期组织年轻民警跟着老党员重走初心路,沉浸式实景教学、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组建12名由老党员、民警代表构成的“翠湖红声”宣讲团,将革命岁月里的“血水情深”讲给每批新来的民警听,从红色基因汲取“人民至上”力量;整理《翠湖警事·红色印记》史料集,把历史从“静态”变为“动态”,以身边人、身边事让信仰教育更具感染力、生命力。

  践行初心使命,创新一体服务模式,点亮为民之路

  以翠湖为中心的“九巷十三坡”,从晨光初露到暮色四合,蕴含着人间万象及世间烟火,是昆明最有“生活气”的注脚。这里巷陌纵横、坡道起伏,在那些青石板铺就的时光里,翠湖派出所把服务织进街巷,推行“巷长制”警务,民警每日巡防,累计为群众解决安全隐患828处,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28%;设立“翠湖连心岗”,为游客居民提供寻人寻物、应急救助等便民服务1400余次;建立“网上警务室”,通过微信群提供咨询预约375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立“老书记调解庭”,邀请辖区老党员、老居民担任调解员,成功化解邻里、家庭纠纷97起,调解成功率100%。

  砥砺奋进担当,搭建三级巡防平台,护航发展之行

  翠湖派出所根据景区扇形分布特点,打造“环翠湖旅游圈”示范点,物建11个水域红外感应智能监控探头,动态分析景区人流情况和突出隐患,精准投送警力疏导秩序,避免游客拥挤碰撞,防止落水事故;建立“公安+商户+红袖标志愿者”联防机制,“环翠帮警”在前头当“眼”,商户在中间做“桩”,民警在后端强“力”,开展旅游咨询、紧急救助、打击犯罪等工作,用一桩桩“小事”织密联防工作安全网,实现了刑事警情和安全事故零发生;优化“白+黑”“外+内”警务模式,灵活调整巡逻方式及频次,深入沿街商铺,检查消防器材、讲解防诈知识,让经营少点顾虑;走进旅游景点,帮游客找回遗失物品,快速调解游客与商户的小纠纷,让平安从“看不见”的制度,变成了游客、居民“摸得着”的安心。

  75年队伍“零违纪”、10年恶性案件“零发生”、5年刑事治安警情“双下降”;荣获“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云南省省级青年文明号”,1次集体二等功、5次集体三等功等组织荣誉;80面感谢锦旗、14封感激书信见证民心……平安翠湖的答卷徐徐展开。翠湖派出所将持续深化“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让平安成色更足、让幸福底蕴更厚。(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