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立体气候特征鲜明,独特的自然禀赋造就了一年365天鲜花不败的奇迹。截至2024年底,云南全省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195万亩左右,其中鲜切花产量206亿枝,鲜切花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交易额也逾百亿。从近年新兴的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到滇中腹地优势产区,再到被誉为“亚洲花都”的昆明呈贡,欣欣向荣的“美丽经济”傲然盛放,这背后离不开默默守护的法治力量。
“及时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得益于玉龙雪山的冰川雪水和洁净优良的自然环境,地处海拔2400米的高原,2020年才驶入赛道的丽江花卉产业起步晚却有其独特优势:全年日照时长超2500小时,紫外线强使得花色更加艳丽;昼夜温差大,让花苞更大、枝干更粗壮;生长期虽略长,但鲜花凋谢慢,瓶插期也随之延长。因此,作为鲜切花市场上的新秀,“丽江dē花”品牌一面世就很抢手。
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产业规划负责人张丽辉看来,园区发展中能够切身感受到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的“及时雨”。
针对花卉产业中常见的知识产权、买卖合同、劳动用工等高频纠纷,法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定制《“花开四季 法伴同行”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涵盖从育苗、种植到销售整个产业链的法律风险点。
自2020年8月投产以来,在占地面积1100亩的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35万平方米智能温室中的玫瑰、彩色马蹄莲四季常开。截至目前,园区已产出鲜切花近1.2亿枝,远销国内一线城市及日本、俄罗斯、越南等国家。
与此同时,周边村落还在积极规划食用玫瑰加工、鲜花主题民宿等多元业态,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助力乡村振兴。在这一稳步发展的进程背后,正如张丽辉所说:“离不开古城区法院的司法护航。”
而在滇中腹地花卉产区,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人民法院依托光禄人民法庭挂牌了“鲜花法庭”,推行“法官一对一结对联系花卉企业”机制。针对花企和从业人员存在法律意识薄弱、维权困难、制度机制不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姚安法院19名法官每季度定期到挂点联系的企业,开展“订单式”普法。
玉溪市通海县人民法院则是形成了司法服务关口前移的一套“组合拳”,重点放在矛盾预防与前端化解上,还定期召开花卉产业联席会,指导花卉协会调解纠纷。通海法院立案庭庭长陆加才表示,“花忙”时节,法官和协会调解纠纷还可以就着花农的时间表来。
“定心丸”凝聚产业核心竞争力
花卉种质资源是产业发展的“芯片”。
作为受理涉花卉知识产权案件最集中的法院,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完善技术调查、技术咨询、技术鉴定和专家陪审“四位一体”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及时性和便利性。
2024年至今,昆明中院共审结涉花卉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19件,调撤率为57.89%。昆明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郭佳介绍,进入2025年,云南花卉市场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呈下降态势,市场秩序逐步规范,权利人维权信心显著增强。
在丽江,古城区法院在园区设立“知识产权司法服务点”,指导企业提前制定品种权维权预案,一旦发现侵权,可迅速通过诉前禁令、证据保全等措施维护权益。系列举措犹如“定心丸”,为园区未来实现从“引进品种”到“自主创种”的实质性跨越,持续夯实基础。
如今,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不仅拥有独家代理的彩色马蹄莲和“西露丝”玫瑰,还正在创新培育多个高原玫瑰新品种,年内11个丽江自有知识产权花卉品种将闪亮登场。
“百宝箱”多维保障高效解纷
作为中国乃至亚洲花卉市场的“风向标”,2024年斗南花卉交易量达141.76亿枝,交易额达115.74亿元,交易量、交易额连续25年蝉联全国第一。
巨大的交易量也导致矛盾纠纷频发。2024年,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法院受理涉花卉案件416件;2025年至今,已受理涉花卉案件386件。呈贡区法院设在斗南花卉市场的核心区的“花花世界”调解室,因其公正高效成为当地花商与花农们信服的解纷“百宝箱”。
“调解室设在斗南花市,便于第一时间发现和介入矛盾,实现纠纷‘早发现、早调解’。” 作为“花花世界”调解室的“主理人”,呈贡法院马金铺人民法庭庭长张家培说,调解室的数十名“云花”特约调解员,涵盖街道工作人员、行业协会人员,还有专业律师团队等。
2022年,伟秀法律服务所进驻斗南花市,负责人刘国秀带领团队成为“花花世界”调解室常驻特邀调解员。
“我们最擅长的就是用‘行规+法律’解难题。”刘国秀清晰地记得此前她参与调解的一起纠纷:本地花商张某为泰国客户代购了8万元鲜切花,对方却以“花卉损坏、数量短缺”为由,拒付6万多元尾款。
“泰国客户其实是因为汇率波动资金紧张,张某也怕关系闹僵丢了客源,双方都有退让空间。”调解室里,刘国秀敏锐捕捉到调解突破口。经过三轮沟通,最终,双方就尾款支付、继续合作达成一致,实现双赢。
如今,“花花世界”调解室、巡回审判点已从2022年设立伊始的一花独放,迎来了斗南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云花”联调室、呈贡区总工会“云花”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站与联合调解中心等解纷“朋友圈”的百花竞艳。
“新引擎”驱动司法活水
花商代表汪先生曾遭遇多笔货款拖欠,虽然胜诉,但担心执行难,担心赢了官司却输了客户。呈贡法院适时推出“执前和解”机制,有效化解了这一困境。
“‘执前和解’是指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正式进入执行程序前,通过和解方式促成双方达成一致,从而让案件不再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像个‘新引擎’,为各方当事人提供一个更灵活的履行方式。”呈贡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杨凯直指机制的诀窍。
“执行法官了解到我的顾虑后,组织所有案子集中进行‘执前和解’。虽然保全查封了对方一些厂房设备,但允许对方继续使用。我们分批发货,对方分期付款,双方承诺逐步履行起来,钱自然就收回来了。”汪先生说。
在丽江,“新引擎”则赋能在企业园区随处可见的“和合丽法”小程序上。今年5月,丽江两级法院为旅游景区及园区企业配备了“掌中宝”——“和合丽法”小程序,一款融入丽江“和和美美、合合睦睦”文化理念的线上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古城区法院院长唐芹英介绍,今年5月平台上线以来,古城区法院在平台上有486件案件,且绝大多数调解结案。
同向发力,才能行稳致远。如今,各地花卉产业园区不仅鲜花绚烂,更在法治护航下结出“幸福果实”,当地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享有土地流转租金与年底分红,周边乡村旅游资源也得到有效整合,“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正吸引国内外人士旅居云南、与花比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