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绿春:“小业态”的双向奔“富”路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艳 2025年10月27日 21:05
                中新网云南新闻10月27日电 (方芳)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骑马坝乡大山深处的傣族寨子里,46岁的李霞丽有个昵称——“土货掌柜”。她经营的30平米小店里,整整齐齐摆着从村民手中收购来的胡椒、茶叶和蜂蜜等土特产。
“阿霞,这是我家今年的新胡椒,收不收?”村民范阿婆一边放下胡椒,一边与李霞丽查看胡椒的品质。

李霞丽收购范阿婆的胡椒。方芳 摄
2006年,为陪伴独自一人在家乡操持农活的年迈母亲,在广东打工多年的李霞丽带着3万元积蓄回到家乡,盘下这间杂货店。当时,杂货店的营收不足以支撑家庭开销。为增加一份收入,也为方便村民购物,李霞丽向绿春县烟草专卖局提出零售许可证办理申请,通过核准后成为一名零售户。
经营初期,李霞丽完全是个门外汉,店里冷冷清清,商品堆在角落。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从货架怎么摆、怎么跟顾客攀谈,到怎么搞促销,一点点指导李霞丽。在客户经理的帮助下,杂货店渐渐热闹起来,进店购物的顾客多了,生意也好了很多。2016年,李霞丽靠经营杂货店赚来的第一桶金,买了小型农用车。

李霞丽的杂货店。方芳 摄
李霞丽说,骑马坝乡距离绿春县城有115公里,当时到县城单程驾驶都需要7个多小时,附近村寨的农副产品经常滞销。开起这间杂货店后,村民总会让她帮忙代卖农副产品。
“村里的好东西不少,就是卖不出去。”李霞丽发现,寨子里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们种的茶叶、胡椒这些土特产,经常因为运不出去烂在地里。于是她在杂货店里腾出一块地方,专门收乡亲们的土特产。
“都是乡亲们的好东西,我就是搭个桥帮帮忙。”李霞丽在家门口搭起与村民双向奔“富”的小平台,帮乡亲们把山货卖进城,乡亲们腰包鼓了,她的店也越开越红火。(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