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0月14日电(赵亚南)秋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乌兰浩特卷烟厂安全管理科安全技术管理员李志刚已经完成了当天的第一次区域巡查。手机计步器显示“5120步”——这只是他一天工作的开端。

2024年初,乌兰浩特卷烟厂启动了一项安全管理变革:将工厂精准划分为136个网格责任区,不仅标注了区域范围、主要设备设施,更明确了风险等级、安全责任人、事故类型及控制措施,甚至精细到每一条安全通道的管控要求。
“从前安全管理是职能部门几个人的事,现在成了全厂员工共同的责任。”说起网格化管理带来的改变,李志刚指着网格化管理示意图说道。在他工作笔记本扉页,一个醒目的“0”字占据了大半页面。“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零事故、零伤亡。”
翻开内页,密密麻麻的记录见证着这场安全守护的日常:8月14日,制丝车间传动部位缺少防护罩,已下整改;9月7日,原料仓库一处疏散指示灯损坏,已更换……每一条记录,都源自网格员日复一日的细致巡查和对隐患的零容忍。
“安全是跑出来的。”作为工厂网格员之一,李志刚的年度巡检里程相当于绕厂区1200圈。这样的付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他负责的网格区域内,隐患数量从月均15处降至不足5处。而这样的故事,正在全厂136个网格同步上演。

数据为这场变革提供了有力印证:2025年1-8月,通过网格化管理系统,工厂累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150条,同比下降65%,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A级隐患保持为零,实现了零火灾、零重大设备停机、零人身伤害事故的“三零”目标。
在制丝车间,老员工程师傅如今会主动检查传送带安全装置;在卷包车间,新员工小邵已能熟记安全操作规程,并将它转化为安全行为;在动力车间,年轻技术员小王养成了每日巡查配电柜的习惯……136个网格就像136个安全微细胞,激活了全员安全管理的新生态。这些细微的改变,汇聚成安全管理的强大合力。
一年来,乌兰浩特卷烟厂的安全管理实践,清晰地勾勒出一条“技防”与“人防”深度融合的升级路径。

网格化管理体系是坚实的“技防”基础,它明晰了标准与流程;而真正让这个体系焕发活力的,是全员被激活的责任感与自觉行动。正是这“技防”与“人防”的相辅相成,让136个安全“微细胞”充满了生命力,共同织密了工厂的平安防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