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昆明宜良耿家营烟站携手烟农组织灾后生产自救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艳 2025年10月09日 17:19

  中新网云南新闻10月9日电(郑绍庚)今年7月,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的烟田遭受冰雹、风灾侵袭。冰雹砸断了烟叶主脉,狂风将成片的烟叶掀倒在地,原本长势喜人的烟叶顷刻间严重受损。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烟农们站在田埂上,望着辛勤劳作的成果化为乌有,眼中满是无奈与心痛。

  “这场灾来得太突然了,烟叶倒的倒、烂的烂,今年收成怕是保不住了...。。”尼龙村烟农宁大姐哽咽道。冰雹风灾不仅直接摧毁了部分烟叶,更让剩余烟株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烟农们的生计面临严峻挑战。

  人有情:凝心聚力迅速救灾

  灾情发生后,耿家营烟站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奔赴受灾烟田,实地查看灾情,安抚烟农情绪,并迅速制定生产自救方案,协调设备烘烤、联系保险公司评估灾情,并发动干部职工带头深入田间地头,与烟农并肩作战。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产自救行动在耿家营乡全面展开。

  科学自救:多措并举降低损失

  “扶一把,就能活!” 为倒伏烟株“拄拐杖”。灾害过后,不少烟株被吹倒在地,奄奄一息。“这些烟株扶一把就能活!”烟站片区负责人小郑一边麻利地示范,一边大声鼓励着身边的烟农。只见他熟练地拿起竹竿,稳稳地插在倒伏的烟株旁,再用绳索小心翼翼地将其绑缚固定,如同为伤员“拄”上了一根坚实的“拐杖”。这种被他们称为“扶株绑缚”的方法,有效避免了对烟株的二次伤害。

  “能救一片是一片!” 弯腰捡拾散落的希望。被冰雹砸落或被大风无情卷走的烟叶,散落在泥泞的田间地头。这些叶片虽然离开了母株,但只要尚未腐烂,就仍有价值。“能救一片是一片,这些烟叶烤出来还能卖钱!”烟农王大哥的声音里透着坚定。在烟站的组织下,他和乡亲们顾不上满身的泥泞,弯着腰,仔细地在田间搜寻。他们的目光专注,双手不停地翻找、捡拾那些尚有烘烤价值的烟叶。收集起来的烟叶被迅速分类、整理,小心地送入烤房。炉火燃起,烘烤的不仅是烟叶,更是烟农们从风雨中抢回的一份份生计。

  “剩下的叶子更要精心照顾!” 注入生机保质量。灾后顽强留在烟株上的“幸运儿”,如何保证它们最终能烤出好品质,成为技术员们关注的重点。“虽然受灾了,但剩下的叶子更要精心照顾,确保烤出好烟!”技术员们顶着烈日,穿梭在烟垄间,指导烟农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喷雾器喷出的细密水雾,如同甘霖般滋润着烟株,让这些仅存的“幸运儿”尽情地吮吸。这看似简单的喷施,是为烟株注入新的生机,是灾后提升烘烤质量、力保烟农收益的关键一环。

  鱼水情深:共克时艰显真情

  在这场自救行动中,烟站与烟农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烟站不仅提供自救办法,还协调保险公司加快灾情核查和理赔进度;烟农们则互帮互助,共享劳力与设备,展现了团结一心的力量。

  “有烟站和保险公司做后盾,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宁大姐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尽管灾害带来了损失,但耿家营乡的烟田里依然忙碌着希望的身影。(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