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保山,有着沧桑厚重的家国故事→
来源:拾在云南 编辑:王旌亚 2025年09月17日 10:29

  从地图上看,保山处于雄鸡版图的西南边缘,仿佛只是一个小小的注脚。然而,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会发现这里并非边缘,而是一扇理解文化交融与家国情怀的窗口。这里的故事,关于家国,关于信仰,关于生生不息。

  触摸一段热血过往

滇西抗战纪念馆。图源 保山新闻

  1942年,滇缅公路被切断后,滇西成为抗战最前线。中国远征军、滇西民众与盟军并肩作战,在松山战役、腾冲收复战、龙陵会战等一系列惨烈战斗中,无数将士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牺牲,打通了国际援华生命线。

  走进保山腾冲,著名景点滇西抗战纪念馆“V”字型的建筑静静矗立,象征着胜利与希望。2013年开馆以来,这里已经接待了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

  走进纪念馆,2025年8月新展出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滇西篇章》展览让人瞬间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新展出的2.8万余件藏品、1000余张图片及影像,借助现代展陈手段进行场景复原,真实再现了滇西抗战的悲壮历程。而紧邻纪念馆的国殇墓园,正是铭记这份壮烈的永恒坐标。

国殇墓园。图源 腾冲文旅

  进入国殇墓园,松柏长青不改,环境幽静而庄严肃穆,仿佛时光都在此慢了下来。168名远征军官兵和19名盟军官兵长眠于此。3346块墓碑整齐排列,每块墓碑背后都是一个年轻的生命,一段壮烈的故事。俯身读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曾为山河而战;静立沉思,能让浮躁的心就此沉淀。在这份与历史的对话里,游客们自然会懂得,铭记这份壮烈,便是对这些英烈最好的“回应”。

  此外,保山与南侨机工也有着特殊的缘分。作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这片土地在滇缅公路修通后更成了重要交通枢纽。当时,西南运输处在云南设置的两个重要基地,一处是昆明,另一处就是保山。

陈嘉庚在永保书院前(南侨机工在保山的驻地之一)。图源 隆阳发布

  保山隆阳玉皇阁内曾设置的招待所,从前板桥镇的汽车大修厂,以及红庙鸿灵寺内曾经的“西南运输处滇西战地医院”....。。这些都是南侨机工在保山留下的痕迹。最令人动容的是,共有11名南侨机工最终落籍在隆阳区,将这里当作第二故乡。

惠通桥。图源 保山新闻

  位于龙陵与施甸交界处的惠通桥,横跨在怒江峡谷上,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抗战历史。这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桥梁,在1935年由华侨领袖梁金山捐资重建。梁金山说:“修桥是方便行人,施惠交通,惠惠通通,叫惠通桥合适!”抗战时期,惠通桥成为南侨机工运输抗战物资的重要通道,承载着无数英勇事迹。

  走进一方文化厚土

  历史的重量藏在保山的每一寸肌理里,这份记忆不能被遗忘,反而该深深镌刻;但铭记之外,更要学会从历史的厚重中抬头,去拥抱眼前真实可感的美好生活。

和顺古镇。图源 腾冲文旅

  位于腾冲的和顺古镇,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活化石”。它始建于明朝的古镇,四面环山,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宁静祥和,完美体现了中原传统村落之精髓。

  “远山莽苍苍,近水何悠扬;万家坡陀下,绝胜小苏杭。”李根源先生笔下的和顺,如今依然保持着那份静谧与美好。古镇内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特别是由近百棵百年古树组成的千手观音树群,七棵古樟树仿佛千手观音般伸展,象征着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顺图书馆。图源 腾冲市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也是最大的乡村图书馆。1928年由和顺侨胞集资兴建,融合了中式古朴与西式典雅的建筑风格。步入馆内,木质书架散发着岁月的沉香,上万册藏书错落有致。

  作为“西南第一侨乡”,侨乡文化在和顺有着深厚的积淀与传承。历史上,它凭借马帮古道连通中国、印度与缅甸,很早就发展成为跨国物流的重要枢纽。当地居民素有“十人八九缅经商”的传统,擅长经营,亦商亦儒,涌现出如“翡翠大王”“棉纱王”等一批商业巨子。自明代起,和顺人便利用语言优势和族人资源赴缅经商、供职,甚至有人官至缅王师、宰辅,在中缅交往中扮演关键角色。也因此,和顺逐渐形成农、商、儒、侨多元混合的文化生态,成为汉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东南亚风情交汇之地。

绮罗村。图源 腾冲文旅

  绮罗村也是腾冲的侨乡之一。该村村落街巷格局与传统民居保存较为完整,延续了中原地区典型的建筑形制与人文风貌,堪称边地中原文化的活态传承。这里历来侨务兴盛,华侨广泛分布于缅甸、泰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自明代以来,众多乡人赴缅经商、从政甚至任职缅廷,如李含馨曾担任缅甸中央政府支宾官。这些华侨虽身居海外,却始终心系桑梓,不仅捐资修建宗祠、寺宇、道路和学校,还积极支持家乡文化事业。

象达镇民居。图源 龙陵文旅

  在保山龙陵,有一座“被雨眷顾”的侨乡小镇——象达镇。四周青山环抱,一条清溪蜿蜒穿过镇中,仿佛始终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气候湿润,雨水频繁,时而温柔如丝、时而滂沱如注。即便是冬季的清晨,也常被薄雾轻柔笼罩。

  它地处要冲,自古便是由保山跨怒江,通往芒市乃至缅甸的重要通道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外来风情与本土传统相互融合,孕育出独具一格的侨乡文化。因毗邻德宏、缅甸,交通便利,早在百余年前,就已有乡人“下芒市、走夷方”,出外谋生。自清末以来,象达镇累计走出华侨两万余人,多分布于缅甸、泰国与马来西亚,侨乡之名由此确立。

风雨桥。图源 龙陵文旅

  这里诞生了朱旭、冯云、朱家壁等一批革命先驱,也保留了中共地下党培养革命力量的晓东中学,以及历经沧桑、见证茶马往事的古老风雨桥。山川秀美之外,这片土地更以一脉相承的人文历史,滋养着深沉而坚韧的精神底蕴。

  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馈赠

  保山的魅力,不仅在于深厚的人文底蕴,还在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令人魂牵梦绕的美食文化。

  高黎贡山地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保山市西部,有着独特的地理地貌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这里山峦叠翠、云海翻涌,目前已知有高等植物6511种、野生动物2632种。徒步其中(目前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允许徒步,但需遵从官方规定),你能感受到地球原初的生命脉动,聆听鸟鸣深涧、溪流淙淙的自然交响。

高黎贡山。

  腾冲火山地质公园让人感受大地的心跳。乘坐热气球俯瞰90多座火山,惊叹于自然的神奇造化。热海温泉则提供了极致的放松体验,在雾气缭绕中泡天然温泉,品尝用温泉蒸汽蒸熟的“大滚锅”鸡蛋,别有一番风味。

腾冲火山地质公园。图源 保山文旅

  地处隆阳区的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生境类型丰富,分布有湖泊、沼泽、森林与河流湿地,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目前共记录到鸟类251种,其中包括青头潜鸭等极危物种,被称为滇西重要的“鸟类天堂”。每年夏季,数万株睡莲静静绽放,布满粉、白、黄色的莲花,绘出一幅恬静而生动的自然水彩。

  这里不仅生态资源丰富,更是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圣地。早在3世纪,这一带便是古哀牢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无论是来此观鸟、赏莲,还是寻找历史的遗迹,它总能让你在清风流水与往事尘烟之间,体会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安宁与共鸣。

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图源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同样令人难忘的,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饮食文化。

  火瓢牛肉用长柄铜瓢煮出牛肉的鲜嫩香辣;瓦窑黄焖鸡以百年技艺诠释滇味的醇厚;口袋豆腐咬开瞬间满是高汤的鲜美;松花糕以微苦和甜糯交织的滋味传递着舌尖的惬意;咖啡宴则用整席香浓创意惊艳舌尖……

火瓢牛肉。图源 保山文旅

  这些美食不仅是华侨跨越山海的乡愁念想,也是本地人三餐四季的温暖日常。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交融,让人在品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

  所以,保山有何魅力令人向往?

保山。图源 保山文旅

  这片土地饱含赤子功勋与百年深情:南侨机工的爱国故事、和顺侨乡的温厚日常、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都在这里静静生长。行走在保山,既是回望历史的穿越之旅,也是一段触摸历史的温暖旅程。

保山。图源 腾冲文旅

  站在惠通桥边,漫步和顺巷间,尝一方美食,听一段回响——你会真切感受到,这里的故事,既属于家国,也属于每一个向往真诚与融合的灵魂。这,或许正是启程最好的理由。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