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9月16日电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周在昆明开幕,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移动”)携多项网络安全成果亮相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博览会,展现云南移动在安全体系建设、安全产品服务、新型电诈治理等方面的能力,彰显“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与此同时,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新型电诈治理模式及技术验证孵化基地暨中国移动新型电诈治理模式及技术验证孵化基地(云南)9月12日在昆明授牌,标志着基地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首个新型电诈治理模式及技术验证孵化基地。云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斌,云南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学成,云南省公安厅反诈中心主任李隽颖共同为基地授牌。
基地自启动建设以来,云南移动始终秉持“科技引领、实战导向”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技术研发-场景验证-模式输出-生态共建”四位一体的电诈治理创新枢纽,提供覆盖监测预警、劝阻拦截、溯源打击、人才培养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AI反诈监控调度平台:数智化筑牢反诈全链条防线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迭代升级的挑战,云南移动整合多源数据与AI技术,打造AI反诈监控调度平台,构建“分析-打击-宣传”全流程防护体系,以技术赋能提升反诈精准度与协同力,守护公众财产安全与通信生态。

平台包括总体态势模块、涉案分析模块、外呼监测模块等功能,基于中国移动九天平台、“羲和”反诈及DeepSeek大模型的技术能力底座,深度关联分析与特征挖掘能力,助力特征挖掘与建模效率提升近50%,推动涉诈号码识别精准率提升7.5%。
平台还打破壁垒,打通“集团-省-市”“企业-管局-公安”一横一纵的协同治理通道,实现数据共享与策略联调。同时,组建“滇锋反诈队”按职能分成五个专项工作组,围绕“源头阻截、过程阻断”策略,接入省市两级数据开展小时级线索搜扩,确保技术分析高效转化为实战行动。2025年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向公安输出窝点线索4000余条,配合打击窝点3000余个,协助公安抓获诈骗嫌疑人6000余人。
目前,云南移动AI反诈监控调度平台通过各模块协同联动,将AI技术深度融入反诈全流程,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不仅强化了涉诈风险的精准识别与高效处置能力,更推动反诈工作向标准化、协同化、全民化方向发展,为信息通信行业反诈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技术与业务实践范式。
“春晓”数字人:24小时在线的数智警员
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博览会现场,云南移动牵头主办并深度参与“昆明城市专区展览”,以“数字赋能,安全筑城”为核心主题,集中呈现数字云南、数字昆明建设及网络安全领域的创新成果,凭借九大高科技亮点与特色互动体验,成为博览会焦点之一。
“春晓”数字人由云南移动昆明分公司和昆明市公安局联合打造,其作为西南地区首个深度融合方言交互、文化赋能与智慧警务的 AI 政务助手,基于中国移动“移动云”智算底座,依托deepseek大模型,集成语音交互、方言识别、视觉仿真等技术,为企业和群众提供24小时政策咨询、办事指引、电诈宣传、心理疏导、风险提示等服务。通过线下一体机与线上小程序双端联动,“春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自 2025年5月20日上线以来,日均服务人数已突破5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24小时在线警员”。

全维度网络安全平台:打造一流安全力的数字堤坝
在昆明城市专区展览,云南移动还展示了全维度网络安全平台与网络安全能力。云南移动持续打造一流安全力的数字堤坝,对内,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持续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对外,打造特色安全产品体系,助力业务高质量发展,包括密码服务能力、端到端数据要素安全流通解决方案、云安全服务能力、智能调度近源安全资源池能力、移动安全管家等数十种全方位网络安全专家服务。

云南移动秉持“护自己、护别人、能感知、能处置、能攻防”思路,十余年来累计投入超10亿元,构建覆盖云、网、边、端的网络安全能力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安全服务。截至目前,已服务超 1500家客户,在各类重大活动保障期间,为省内 200 余个重点网络及业务系统提供 7×24 小时监测支撑,累计封堵境外非法IP 1172 个;通过集约化建设为社会降本增效 3000余万元,网络安全服务获数十个行业客户认可,以高质量安全保障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周期间,云南移动还将积极参加“电信日”主题论坛、2025年云南省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实网攻防演练暨技能竞赛、“云岭网安大篷车巡回之旅”活动、中老铁路“网安号”专列、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招聘会等活动,以实际行动深入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全民网络安全防护技能。
面向未来,云南移动将以此次国家网络安全周为新的起点,发挥好中国移动首个新型电诈治理模式及技术验证孵化基地的优势,持续打造一流安全力的数字堤坝,携手共建清朗、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为数字时代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