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云南弥勒:“银翅膀”破解烟叶运输困局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洪沂 2025年09月07日 18:16

  中新网云南新闻9月7日电 (马丽菊)近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虹溪镇啥咩村委会的一处烟田边,一阵低沉的轰鸣声打破了宁静,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下方悬挂的特制网兜稳稳兜住70公斤鲜烟叶,沿着预设航线精准将烟叶快速运至指定地点。

  当第一捆采摘后的新鲜烟叶从吊索上放到了运输车上,烟农李云春眉头舒展开来:“往年背一趟得五六分钟,现在不到1分钟,烟叶的边角还没磕碰。”

无人机吊运鲜烟叶。马丽菊 摄

  今年以来,弥勒市烟草专卖局按照上级部署,在打造助农服务品牌“金轱辘”“银翅膀”基础上,以破解部分山区、坡地烟叶采收后运输路径崎岖、人力搬运效率低、烟叶损耗高的瓶颈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探索“银翅膀”无人机专业化服务新模式,在虹溪烟区试点引入“银翅膀”专业化服务队吊运无人机,借助无人机为种植主体提供烟叶吊运专业化服务,有效减轻农户劳动强度,提升农事作业效率,促进农户增收。

  以往,在一些道路交通条件不好的区域,烟农以肩挑背扛的方式在狭窄的田埂间往返运送烟叶是常态,不仅效率低,还会造成烟叶边角磕碰损伤,再遇上雨季更是难上加难。今年六、七月的连续降雨让虹溪镇多处道路损毁、农田被淹,正值烟叶采烤期,烟农李云春急得打转:“大路就在一公里外,可田间的烂泥路根本走不了。”

飞手操作无人机。马丽菊 摄

  在当地烟叶工作站紧急协调下,“银翅膀”飞防服务队队员吴春来操控着改装后的无人机,在预设坐标间自动往返运输烟叶,“这台无人机能实时显示载荷重量,续航20分钟可运6至7趟。”他轻点操控杆,无人机带着装在网兜中的烟叶腾空而起,越过烟田稳稳落在路边运输车上。三天内,服务队为受灾烟农抢运鲜烟叶100余吨。

  这场“空中救援”不仅解决了虹溪烟区烟农的燃眉之急,自此也拉开了“银翅膀”无人机专业化吊运服务在弥勒烟区的序幕。

  前段时间,吴春来的订单排得满满当当。这个曾操控植保无人机的90后,如今转型“空中运输调度员”。

  无人机吊运现场,载荷重量、吊运坐标、航线轨迹等数据正在操控器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烟叶从采摘点到运输车的航线可预设,我只需控制下降高度。”吴春来轻推摇杆,无人机精准悬停在1.5米高度,装置平稳卸下烟包。这种“预设航线+人工微调”模式,大幅缩短烟叶运输时间、降低损耗。

  据测算,单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吊运烟叶10吨左右,烟农运输烟叶的成本明显降低。李云春算了一笔账:无人吊运鲜烟叶收费0.2元/公斤,一天能节约人工成本200元左右。

  吊运无人机的运用,不仅解决了传统运输的“盲区”和“痛点区域”,还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有效破解了采烤季节用工紧张的难题。

  “银翅膀”的成功实践正在弥勒烟区多点开花。在弥勒市西二镇舍莫村委会烟田,刚完成50亩吊运任务的飞手杨涛,又接到了新订单:“昨天才预约了2户烟农,今天又收到了3户烟农预约。”截至目前,弥勒市已投入10余台专业无人机,覆盖虹溪、西二、五山等乡镇,累计吊运鲜烟叶1000余吨。

无人机将鲜烟叶精准调运至运输车上空。马丽菊 摄

  今年是弥勒烟区探索实施无人机吊运烟叶服务试点的第一年,弥勒市烟草专卖局在部分乡(镇)烟区进行试点,以便为全面推广吊运服务收集数据、打牢基础,以期在来年的烟叶采烤季节进一步为烟农减工降本。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无人机正以高效、安全以及较高性价比,在烟叶生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今,无人机化身“空中搬运工”,为烟田架起了“云端天梯”,悄然改写着烟叶运输的历史。(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