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普洱思茅: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育团结之苗、绽和谐之花
来源:云南统一战线 编辑:黄迦杰 2025年07月16日 11:16

  近年来,普洱市思茅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了多个教育平台,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深耕团结沃土,筑牢意识根基

  中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工作始终。通过深化宣传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等内容融入教育活动,讲解团结知识,播放教育宣传片,讲述普洱各民族团结故事。以此引导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培养正确理想信念,筑牢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增进对祖国的认同,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拓宽课程路径,搭建交流平台 

  中心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优势,以培训和活动为依托,丰富青少年第二课堂。中心整合资源,聘请各校有专长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茶艺、民族器乐等二十余个特色项目,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其中,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特长培训

  。同时,开办青少年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公益课堂32期,国学经典亲子读书会23期,“艺享小厨”中华美食劳动实践公益课堂30期。通过多种互动形式,推动各族青少年坚定 “五个认同”,使中心成为覆盖 90 余所学校、6 万余名各族青少年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打造研学品牌,促进文化互鉴

  中心推动资源共享与区域合作,构建研学实践教育网络,通过开展研学活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实践能力。

  红色研学传承精神。组织 “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精神力量,共筑团结之花” 红色研学教育实践活动。依托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学习中国革命史、聆听红色故事,走茶马古道红军路、参观茶马古道坡脚秘密交通联络站,让孩子们在红色斗争精神洗礼中赓续红色血脉。

  茶咖研学品味家乡。组织开展“品味茶香 情系茶城”研学活动。以普洱茶、普洱咖啡为载体,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到营盘山万亩茶园、困鹿山、祖祥有机茶有限公司、茶马古城火塘煮水等地开展“品味茶香 情系茶城”研学活动,到南岛河小凹子咖啡庄园、野鸭河咖啡庄园、云南农业大学、老爪箐子元稻田咖啡庄园等地开展“探索咖啡世界的奥秘 品味远山树林的味道”咖啡实践活动;举办覆盖12所学校200余人参与的“传承国饮•普洱茶香”思茅区首届茶艺大赛。通过茶咖文化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提升动手能力。

  自然研学激发情怀。开展 “圆梦蒲公英 -- 美丽中国” 研学活动,结合普洱自然资源,组织学生到森林公园、中医馆、中草药基地等地,了解生物多样性,感受中医文化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组织孩子们到森林公园参加生物多样性实践活动、到中医馆、中草药基地学习中草药知识,感受中医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拓展学生的生命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亚热带地区生物的多样性特点,从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珍惜和爱护我们家园。 

  拓展平台维度,绘就团结画卷

  中心创新校外教育活动载体,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其中,丰富创建工作形式与内容。结合地域特点,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让青少年在扎染、陶艺、刺绣、榫卯木工、造纸、竹编、绝版木刻等传统技艺的体验活动中,从小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持续开展“城乡手拉手”实践活动,组织到六顺镇开展文艺演出、到思茅港镇小学开展交通知识讲座、组织倚象镇小学到科技馆、博物馆参观,通过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国庆诗颂会、“小手拉大手、缅怀英烈、传承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明祭扫活动、“强国复兴有我,弘扬传统文化,汲取奋进力量”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仅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中华民族的热情,而且还让各族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互相交往、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充分发挥了中心对周边学校的辐射支持作用,将义教帮扶、素质拓展、文艺交流展演等实践活动以及文化、艺术、科技等校外课程活动方式,送到各族青少年身边,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未来,中心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树牢“立德树人·启智润心”教育理念,秉承“服务青少年效力全社会”宗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阵地的作用,为普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