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施甸县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电商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采取平台引带、赋能充电、辐射带动、解困纾难等举措,在行业引领、培训赋能、示范带动上持续发力,为乡村电商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平台引带,聚人气添才气
聚焦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重点群体,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直播人才基础数据库”,摸排出抖音、淘宝以及微信电商网络直播运营人才200余人,粉丝数量过万账号60余个,构筑人才“蓄水池”。依托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打造集办公、培训、孵化、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电商人才集聚平台,吸引彬林、多多买菜、施甸同城等6家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发挥13个乡镇电商服务站和7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作用,吸纳乡村电商从业人员700余人,搭建人才“孵化器”。举办“电商直播大赛”“电商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16支电商创业团队参赛,推动3个项目和21名电商人才落地。同时,以实施“农村人才回引计划”为契机,回引98名在外电商人才、电商专业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为乡村电商发展注入新活力,打造电商“新队伍”。
赋能充电,育新人出能人
有效整合技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资源,采取“理论培训+实操跟培”的方式,举办电商运营、视频剪辑、主播技巧和直播策划等培训班93期、培训8200余人次;建立电商实践基地6个,组织参训人员到基地进行实践操作,参与直播带货、助农促农等项目,不断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实操能力和水平。实施“电商导师帮带计划”,从优秀电商企业家、电商技术骨干中选拔12名导师,与45名电商创业新人结成帮带对子,选派12名电商人才到村担任“乡村电商顾问”,帮助创业者快速成长。充分发挥县内电商龙头企业和县职业中学的资源优势,联合建立施甸县电子商务示范园,探索“农产品基地+学校+企业+市场+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推动新媒体从业人才“学、训、用、推”一体化培养。示范园现已开设网上店铺80余个、搭建实操直播间37个,培训在校学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乡村干部、返乡创业青年等300余人次,销售额超700万元。
辐射带动,兴产业创新业
结合施甸“善洲故里、稻母之乡、高山硒谷、地质宝库”四张名片,依托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新媒体从业代表人士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专业主播团队9个,打造施甸腌腊、永艳山珍、富硒花生等农产品电商品牌15个,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地品牌形象。充分发挥电商产业链条长、带动就业岗位多的优势,到乡村、企业等组织开展电商技巧、短视频拍摄及直播培训,实现新增就业创业200余人。开展“巾帼助农直播带货”志愿服务,举办“施韵甸美”农特产品展销会,邀请头部主播支持参与,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团购等方式,对施甸农特产品、特色美食等进行宣传推介,助力乡村电商“涨粉增量”。
解困纾难,强支持重发展
坚持市场主体优先,以“服务企业经营、解决发展难题”作为出发点,深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电商企业走访调研,实行差异化、精准化服务保障,帮助30户企业争取扶持资金1912.7万元。将电商人才纳入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和人才规划,积极推荐本地新媒体从业人才参加各类评选活动,切实发挥代表人士的示范引领作用,3名电商人才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保山市第二届“兴保人才奖”。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机制,走访电商人才30余名,协调解决各类问题难题2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