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腾冲市紧紧围绕建设“兴边富民排头兵”定位,抓实“四个三”举措,高标准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腾冲实践,边境地区呈现出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美好局面。
一、强化“三位一体” ,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高位推动。成立以书记和市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乡(镇)、村(社区)三级责任体系,统筹整合各类资金项目,为推进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二是示范带动。编制《兴边富民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和《腾冲市边境幸福村建设实施方案》,以边境幸福村建设为抓手,强化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打造兴边富民行动“腾冲样板”。三是群众主动。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抓住群众增收的关键点,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引导沿边各族群众成为边境幸福村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二、突出“三个聚力” ,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
一是聚力强基础。先后实施两轮“兴边富民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第一批“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槟榔江三岔河水库、腾(冲)猴(桥)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夯实沿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自然村通硬化路比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电网供电可靠率99%,沿边行政村所在地5G网络覆盖率100%。二是聚力优环境。大力开展以“两污”治理为重点的乡村综合治理工程。2021年以来投入资金近6亿元,全面实施道路交通、村庄环境提升、卫生公厕、垃圾收处等项目,沿边地区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三是聚力惠民生。聚焦边境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事业,整合金融、商贸等各行各业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幼儿园全部实现“一村一公办”,农村卫生所建设全部达标,扎实落实各项惠民补助政策,沿边群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三、实现“三个转变”,构建“一村一品”新格局
一是向规模化转变。大力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党建+产业+边民”融合模式,培育壮大边境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集体经济发展,6个沿边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3个。二是向特色化转变。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要求,发展乌龙茶、烤烟、中药材等产业近50万余亩;因地制宜发展高端冷水鱼养殖,2024年产值达7000万元。三是向融合化转变。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将特色种养殖、生态旅游、民族文化、边境特色等有机结合,成功打造2个5A级景区和一批民族特色村寨,有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四、坚持“三大提升”,全力维护边疆和谐稳定
一是提升党建品牌。深入推进“铸魂、堡垒、头雁、先锋、稳边”五项工程,持续开展“请党放心、强边有我”主题实践活动和“万名党员守边关”活动,不断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二是提升民族团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打造“兴边富民·团结和谐”主题示范带,引导边疆各族群众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三是提升治理水平。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落实“党员+N”网格治理模式,大力构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农村治理新格局,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构筑边境防控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