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社区交警,前来报到!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艳 2025年07月02日 19:11

  中新网云南新闻7月2日电 “以前我们只是某个大队、中队的交警,现在我们会说是某个社区的交警。”

  当“白帽子”走进社区,交通管理从路面执法延伸至家门口服务,昆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五大队正以“一社区一警”的创新实践,重构城市交通治理的“神经末梢”,将警务触角深植社区,提升群众出行安全感和满意度。

  从“路面执法”到“家门口服务”

  五大队民警王磊坦言,单纯路面执法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此,大队结合辖区实际,下沉警力,调动社区资源,实现群防群治。

  社区安全群是重要信息源,手机一响,民警就能知道该往哪里去,同时,还通过社区安全群日常推送交通安全提示。

  3个外勤中队覆盖辖区6个街道40余个社区,每月至少完成1次“沉浸式”走访,询问并记录社区遇到的交通方面问题并协同解决;联合各方力量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讲,在社区、产业园区和居民小区的电子大屏、宣传栏等多个宣传阵地滚动播放“一盔一带”“喝酒不开车”等主题宣传内容,号召群众文明出行。

  在斗南花市和七彩云南第壹城等商圈,三轮摩托车通行秩序、预防涉酒交通事故发生和“猎音行动”等一直是五大队的工作重点。社区交警积极推动花市出入口调整、车辆改线和隔离设施增设,联合社区和城管、春城“红袖标”治安志愿者等开展“飙车炸街”违法行为常态化整治,建立警、企、社区“杜绝酒驾”同盟,劝导占道违停等交通违法行为。

  通过与社区高效联动,社区交警对社区“人、车、路、企”等交通情报信息了如指掌。2025年以来,征集居民出行意见建议50余条,推进治理工作80余项。“进社区的工作我们一直在开展,现在更注重建立人与人的联系,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对症下药,把问题先行解决,实现源头治理。”王磊说。

  教育赋能,让大学城成为“平安城”

  “同学,这个心理测评能帮你分析驾驶压力哦!”在五大队辖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开发的驾驶员心理测评系统正在试点运行,这是五大队“警校互联”的创新缩影。

  五大队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警校互联”长效机制,在校内设立校园交通综合整治办公室和交管服务便民窗口,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解决交通管理方面的难题,把科技融入管理。

  社区交警定期走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联合调研、联合整治、会商座谈、相互培训、上门服务和主题活动,探索交通组织优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等未来推进方向;在高校推出“防撞沙桶+反光锥桶+‘禁止闯入’警示牌”的安全防护“全家桶”,实现车辆顺次缓行,人、车各行其道;对老师、家长、安保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分段、分道指挥,提高上、放学高峰时段校外道路通行效率。

  同时,针对辖区112所学校的护学难题,五大队织就“警校家”立体防护网,持续开展护学保通工作,赢得校方赞誉并获赠锦旗,以真心搭建“警民连心桥”。

  触角延伸,从“管理者”到“贴心人”

  在三铝公路交通安全劝导(治超)站,24小时值守的交警成了村民的“安全哨兵”。为改善农村交通环境,社区交警聚焦“一老一小”群体,联合路政执法人员开展违法检查,对酒醉驾、无证驾驶、超员等违法行为进行劝阻;在社区群里,他们推送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提示、交通事故警示案例,让村民足不出户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在客堂利用广播播放交通安全提醒,在集市开展“交通安全赶集”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与此同时,社区交警联合社区定期排查治理道路安全隐患;针对昆玉高速和银昆高速呈贡段等货运大通道时常存在司机疲劳驾驶、超限超载运输的问题,大队联合货运企业、城管局、运管局等部门建立“昆明交警昆磨入城段卡友群”,群内不仅发布安全知识、风险警示,也通过即时通讯为货车司机、客车司机提供帮助,兼顾执法的严肃性与温情。

  今年以来,五大队辖区发生一般程序交通事故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从“末梢”激活治理效能,以真心换取群众信任。这场始于社区、归于民心的治理创新,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城市交通的整体面貌。(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