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用艺术助力云南河口乡村振兴
来源:中新网云南  2025年07月01日 16:05

  中新网云南新闻7月1日电 (李颖钰 杨洋 王娟)走进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河口口岸人来人往,中越公路大桥上车流不断,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火车正开往越南……河口县内,一派繁忙景象。

图为毕业展的部分展品。

  在这里,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们用半年的时间,实地考察、调研采风,将河口文化融入创作。通过艺术创作溯源河口县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以服务红河州河口县乡村振兴和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河口国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用专业和热爱诠释艺术。

  “艺溯河口”毕业2025设计展涵盖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汇集了133位本科毕业生的79组设计作品,是艺术学院“产学研用”教学模式的生动实践。

  教育守望,用设计点亮边疆孩子未来

  环境设计专业师生们结合边境生态与人文特色,为河口县整体规划、国门小学建设等提供设计方案,以设计赋能教育发展。

图为毕业展的部分展品。

  马思语的作品“口岸来信——数智赋能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河口国门小学环境复合化更新设计”,立足于国门小学的实际需求,巧妙改造闲置空间,将地域文化与数字技术结合,打造兼具实用性和文化特色的学校环境。

图为河口小学教学楼设计模型。

  沿着展板继续向前走,会看到河口小学教学楼的精美模型,这是杨金花团队的设计。针对河口炎热的气候,她和团队创新设计出“会呼吸的教学楼”,同时将民族特色样式与教学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美育浸润心灵。

  视觉设计,激活河口文化新表达

  节庆民俗、农特产品与跨境商贸特色……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们取样河口文化,通过视觉系统、品牌包装等方式,用年轻化语言实现河口文化创新表达。

  在河口实地调研时,肖杨和杜云霄走进了河口观景咖啡店,在咖啡馆的阳台上,他们看见滇越铁路上驶过的火车,被这种氛围所启发,由此确立了HOKO喝口咖啡品牌“复古基调+现代元素”的设计方向,设计出完整的咖啡品牌体系。

  “去喝口河口咖啡,来河口喝口HOKO咖啡。”“喝口HOKO”生动有趣地运用云南方言谐音,是一句充满巧思的宣传语。肖杨和杜云霄希望每个到河口的人,都能通过这杯咖啡认识河口。

图为以百香果为原型设计的IP人物。

  艺术展柔和的射灯下,陶轩宇以百香果为原型设计的IP人物栩栩如生,灵动有趣。河口县独特的气候非常适合热带水果种植,尤其是发展黄金百香果产业。“百香果产业对于河口来说很重要,我希望我的设计能够助推当地的百香果产业,实实在在提升河口的经济收益,让百香果销路更多更广,卖得更好!”陶轩宇激动地说。

  产品设计,推动文化的深度融合

  产品设计专业的师生们以创新思维链接河口文化、物产与生活美学,将民俗节日、热带水果等特色题材转化为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审美的创意产品。

  在山地丘陵地,河口地区的农户仍采用传统方式人工采摘香蕉,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也会带来人力物力损耗。为解决这一现状,张发攀设计了智能化香蕉采摘产品。

图为智能化香蕉采摘产品设计。

  针对香蕉产业采摘的特性,张发攀在产品设计中,给机器的末端执行器上安装深度相机,就像是“眼睛”可以探测到香蕉树内部的具体情况,再通过大臂小臂配合采集香蕉,用锯片完成切割、夹持动作。山地难行,张发攀将农业机器人常用的轮胎改成履带,摩擦力大且不易损坏,适合山地丘陵地貌。液晶显示屏则可以用于人机交互,可选择夜间工作、设置工作时长等。“希望我的设计能够减少人力物力耗损,帮助河口更好地发展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张发攀说。

  在采访调研时,付阳萍认识了一个绣娘,绣娘得知她想做文创前来调研,立刻拿出珍藏多年的绣品,积极回答她的问题。付阳萍说。“我想创作出真正有用的设计,带动河口的发展,让民族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垌灵瑶契”——基于河口瑶族民俗文化的棉花娃娃设计中,付阳萍提取了瑶族特色,围绕盘王节、特色故事、婚嫁礼仪展开设计,打造了三个系列的作品。

  “当下,棉花娃娃深受年轻人喜爱,我想把河口的特色文化以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更多人知道河口文化,来到河口,亲身体验。”付阳萍说。(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