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夯实根基稳致远 管理革新蓄动能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旌亚 2025年04月28日 19:45

云南省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探索“基础要稳、管理要进”烟叶现代化发展路径

  中新网云南新闻4月28日电(刘秋恋)乌蒙山麓,金沙江畔,一片片烟田在云雾中舒展着新绿。昭通烟区正经历着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面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遵循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五稳五进”运行原则之“基础要稳、管理要进”,并以高度的行动自觉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

  固本培元:筑牢三个“压舱石”

  压舱石一:守护“金土地”的生态辩证法。“烟田就是烟农的命根子,更是产业的命脉。”站在鲁甸县龙树镇连片烟田前,梭山烟叶工作站站长翟朝礼的感慨道出了昭通烟区的坚守。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争夺战”,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创新构建“政府主导划定永久烟田保护区——村委会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集中连片经营——烟草部门配套建设沟渠管网、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铁三角模式,让“烟田上山”的隐忧变为“良田永驻”的现实。

2024年6月4日,昭通市巧家县老店镇尹武烟区开展破膜提沟培土作业。张燚 摄

  与此同时,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紧盯面积核查这个“老大难”问题,开发“烟田面积智能核查平台”,为“稳面积”装上数字引擎。自2018年起,平台不断迭代,通过移动端与AI识别相结合,系统自动比对申报数据与影像资料,辅以三级核查管理要求,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核查体系,烟田位置、面积、长势尽在掌握。

  压舱石二:构建“好品质”的护城河。“将工作重心放到‘量’的精准把控和‘质’的稳步提升上来”,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生产经营科科长朱振乾介绍道:“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种足、种纯、种好、烤香、分纯、收好’的目标,实行以‘烟株根系培育’为核心的大田管理,统筹解决‘重栽轻管’‘以膜代管’问题,全力推动烟叶工作各环节全方位落实落细。”在彝良县龙街乡,K326品种烟叶凭借醇厚的香气特质,成为红塔集团高端卷烟的核心原料,均价较普通品种高出6.3%,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工商交接入库烟叶综合等级合格率71.72%,等级纯度93.80%,得到工业企业的认可。

  压舱石三:培育“新农人”的成长沃土。在昭阳区,“90后”烟农王林在网上晒出自家烟田时,总不忘加上#新烟农日记#的标签。这位返乡青年通过“烟农大学”培训掌握水肥一体化技术,借助合作社的共享农机完成58亩烟田管理,今年还试水“烟田直播间”销售烟后大豆、萝卜、荞麦等。近年来,像王林这样的新生代烟农群体正快速崛起,他们用无人机代替锄头、用大数据替代经验,推动传统种植模式向“智慧农业”转型。2024年“80后”种植主体占37.9%,同比提高1.5%,更值得关注的是,烟农增收结构中多元产业总产值达1.07亿元,烟田真正成为“聚宝盆”。

  破局而立:管理创新的多重跃迁

  走进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袁坤劳模工作室,数智大屏上勾勒出“数字烟田”的全景图:土壤墒情传感器实时传回含水量数据,气象站预警系统提前48小时推送冰雹信息,烘烤工场系统根据烟叶成熟度自动调节温湿度……这些场景背后,是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打造的“种采烤收”全链条数字化平台。

  在大关县翠华镇的集群烤房群,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度,烟农不用在烤房前蹲守也能烤好烟。

昭通市巧家县扎实推动烟粮协同发展,烟后大豆长势良好。陈兴鹏 摄

  在威信县扎西烟区,蚜茧蜂已覆盖100%烟田,捕食螨、夜蛾黑卵蜂等“天敌军团”的加成进一步完善了生物防治体系。清洁能源烘烤、残膜回收、STP项目……

  制度革新带来显著成效,2024年作为全国烤烟28级标准修订规模化验证最大的地市级烟草专卖局(公司),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全力抓好28级和42级双轨收购模式,全市历时48天完成收购,较去年缩短12天,在全省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排名中提升两名的好成绩。

  这些创新实践背后,是昭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对产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刻把握,正如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黄成江所言:“守正不守旧,创新不离根,这才是‘稳’与‘进’的真谛。”(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