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宋中邦:十年匠心逐“绿”,纷杂之中提“质”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旌亚 2025年04月28日 19:44

  中新网云南新闻4月28日电(肖炳光 李文昌 庄浩)在云南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有一位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宋中邦。他从安徽到云南,从数载孜孜求学到深耕烟草农业科研十余年,用创新思维和坚韧毅力,在烟草科研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他们是全省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

  宋中邦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在安徽大学读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后,到昆明理工大学攻读生物化工专业研究生,并继续攻读环境生物学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云南省烟草农科院烟草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烟草次生代谢及遗传育种研究。

宋中邦(中)与团队成员查看烟株田间长势

  宋中邦长期致力于烟草次生代谢及遗传育种研究。用十年时间主攻烟草减害,。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青年项目、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专项项目、云南省烟草公司重点项目6项,培育烟草新品种1个。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成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农业现代化烟叶产业专家。

宋中邦观察试验烟株幼苗

  类黄酮是烟叶中重要的致香前体物,对烟叶的香气、颜色、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类黄酮在烟叶中的生产机制,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2013年,在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重大专项的有力支持下,宋中邦团队启动烟草类黄酮的研究项目。在研究类黄酮的过程中,团队面临巨大的挑战。经过长达十年的持续攻关,他们终于成功鉴定出烟草中首个特异调控黄酮醇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NtMYB184,首次揭示了烟叶黄酮醇合成的调控机理,以及其参与ABA-乙烯拮抗调节气孔开度的分子机制,同时明确了烟叶缺少类黄酮物质将严重影响其感官品质。

  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于2023年发表在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并获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在宋中邦的努力下,他先后在烟草科研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2019年12月,“烟草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及创新利用项目”获中国烟草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烟草抗PVY基因克隆与云烟87抗PVY定向改良项目”获中国烟草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2年2月,“三种类型烟草的基因组图谱及基于核心种质的导入系构建与应用”项目获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其“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2023年6月,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其为“云南省农业现代化烟叶产业专家”;2023年10月,他获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创新争先奖;2024年11月,他荣获“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称号。

  “科研之路充满挑战,但每一次突破都让我更加坚定。”宋中邦表示,“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烟草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