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百姓故事|老徐的“李”想致富经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洪沂 2025年04月24日 11:19

  中新网云南新闻4月24日电(邓佳佳)在昭通市盐津县滩头村的山坡上,60亩李子园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每当春夏之交,这里硕果累累,五月脆、半边红、黄金奈李等品种的李子挂满枝头,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55岁农民——徐付贵的辛勤付出。他用整整十二年的时间,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上摸爬滚打,从负债累累到年收入四十来万元,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种植梦,更带动了周边的村民共同致富。

徐付贵在修剪李子枝条。万航行 摄
徐付贵在修剪李子枝条。万航行 摄

  1970年出生的徐付贵,在滩头村的土地上度过了大半辈子,年轻时的他和无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样,守着几亩薄田,过着仅能糊口的日子。然而,2012年的一天,徐付贵心中燃起了改变命运的火焰,他决定投身李子种植行业。

  万事开头难,在最初的种植过程中,毫无种植经验的徐付贵,种植的李子产量低、品质差,根本卖不上好价钱。前五年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处于亏本的状态。为此,妻子也曾劝过他放弃,但徐付贵始终坚持心中的理想,说服妻子后,又去借钱维系种植开支。“前五年,真的走了很多弯路,背了不少债。”回忆起那段日子,他仍感慨万千。

  但徐付贵深知,致富之路,道阻且长,他心想“李子不好卖,那肯定是我的技术不够专业”。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远赴山东学习专业的技术知识。在山东,他白天跟着当地的种植大户在果园里学习嫁接、种植、肥水管理等技术,晚上则在简陋的宿舍里钻研资料,常常学习到深夜。一年的学习时光,让徐付贵掌握了许多实用的种植技术。

  回到滩头村后,徐付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果园管理中,每天清晨六点多,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经出现在果园里,仔细观察每一棵果树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这一忙就是六七个小时。

  为了给果树提供充足且环保的养分,后来他又前往浙江绍兴学习肥料知识、修剪技巧和配药方法。经过学习和反复试验,摸索出自发水融肥的方法,用300斤菜饼搭配两块红糖,再添加其他材料,经过精心发酵,制成有机肥料。这种肥料不仅改善了土壤质量,还大大提升了李子的品质和产量。

徐付贵种植的李子树。万航行 摄
徐付贵种植的李子树。万航行 摄

  “种李子不能靠蛮干,得讲科学。”徐付贵对于学习从不满足,他即便在果园劳作了一天,也依然会抽出两三小时阅读种植书籍和资料,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徐付贵的李子园终于迎来了大丰收。在正常天气情况下,五月脆和半边红李子亩产可达4000斤,亩收入两万多元;而黄金耐李产量更高,亩产8000斤,亩收入高达十来万。

  “以前种玉米、种洋芋,一亩地也赚不了几百块,现在种李子,收入翻了十几倍。”徐付贵笑着说。他的成功,也让妻子改变了看法,如今夫妻俩一起经营果园,日子越过越红火。

  随着李子产量的增加,销售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徐付贵没有坐等收购商上门,而是积极开拓销售渠道。他利用“直播+微商”的形式,亲自上阵。起初,面对镜头紧张得说不出话的他,经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直播技巧。“家人们看,这是我们滩头村的黄金奈李,皮薄肉厚,甜度高……”如今,徐付贵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果农”,通过直播,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他的李子销往全国各地,订单源源不断。

  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驻村书记万航行说:“老徐的果子本地人基本上吃不到,因为在网上早已被采购一空。”近期,徐付贵向万航行递交了一个申请,就是将家门口的道路进行硬化,方便将果子以快递的形式运送出去。

  从一名种植小白到“李子专家”,徐付贵深知,一个人的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只有大家共同富裕,才是乡村振兴的真谛。于是,他在绥江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种植培训,手把手地教当地农民种植李子。三年间,他培养出上百名徒弟,还受邀前往四川屏山县等地开展培训,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李子种植行业,滩头村的李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徐付贵的故事,是一个普通农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奋斗的缩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梦想、肯学习、能坚持,就一定能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如今的滩头村,还有无数个“徐付贵”正在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家乡的面貌,他们不仅是土地的守望者,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践行者。(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