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以案说险:免费礼品背后的陷阱,老年人需警惕
来源:浦发银行昆明分行 编辑:洪沂 2025年03月12日 15:01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其中“领礼品缴纳税费”的骗局尤为常见。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通过各种手段骗取他们的养老钱。以下是浦发银行昆明分行堵截骗局的真实案例及风险提示:

  2025年3月11日,老年客户李叔叔来到浦发银行昆明分行营业部大厅,请工作人员协助将银行卡绑定至微信进行付款,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客户一直在用手机进行通话,对方要求客户将资金作为税款用途进行支付。凭借丰富的经验,大堂经理察觉老人的状态异常,便耐心询问付款用途,老人起初含糊其辞,经工作人员再三询问,老人表示经网络平台介绍要免费领取礼品,但需要老人支付税费。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引导下,老人将微信聊天记录展示给工作人员,经甄别,工作人员意识到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手法,于是立即阻止老人转账,并安抚老人情绪,讲解电信诈骗常见手段和案例。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老人意识到这是一场电诈骗局,随后放弃向平台转账,临走时对网点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浦发银行昆明分行提示您:

  1.警惕“免费”陷阱:不法分子常以免费礼品、免费体检、免费旅游等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与活动,随后诱导其缴纳各种费用。老年人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贪图小便宜。

  2.核实活动真实性:参加任何活动前,务必核实主办方的身份和资质。正规活动通常不会要求个人提前缴纳“税费”或“手续费”。

  3.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4.多与家人沟通:遇到涉及钱财的事情,务必与子女或亲友商量,避免冲动决策。如果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

  5.下载反诈APP:建议老年人在子女的帮助下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借助科技手段筑牢反诈防线。

  老年人辛苦一生攒下的养老钱来之不易,防范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浦发银行昆明分行呼吁老年群体应提高警惕,同时家人也要多加关心和陪伴,共同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