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3月7日电(记者 缪超)佤族织锦做成的胸针、香囊、咖啡杯套;白族扎染制成的布偶、冰箱贴、吊坠;彝族刺绣的高级服饰、手提包……6日,来自云南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聚在昆明市中心咖啡门店,集中展示他们的创意产品。

“佤族织锦以红、黑为主色,黄、绿、蓝等色相间其中,承载着佤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来自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织锦技艺人廖静文说。多年前,她成立西盟印象佤族织锦非遗就业工坊,带动农村妇女、残疾人就业增收。
“不少佤族妇女从小就掌握织锦技术,但大家制作的佤锦大多自用于衣物与桌布,很难走向外部市场。”作为一位年轻的手艺人,廖静文一直在思索如何将佤族织锦技艺传承下去,并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一个偶然的机会,廖静文参加了星巴克发起的“星绣未来”项目,在国内外设计师的帮助下,尝试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佤族织锦产品,陆续推出诸如胸针、香囊、咖啡杯套等佤锦产品,“将佤族织锦轻量化,成为服饰上的点缀、生活小饰品,这样的设计更讨年轻人喜爱,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自2019年至今,星巴克携手公益伙伴先后发起“乡村妈妈加速计划”和“星绣未来”项目,覆盖中国26个省(市、区),约5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累计推出90款非遗产品的设计方案。
今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持续六年的乡村非遗女性赋能项目迎来迭代升级。未来三年,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将再度捐赠500万元,携手上海浦东新区新合善创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发起“星绣未来寻美云南”非遗传承和乡村女性赋能项目,探索“全链条”赋能与“非遗+”等创新模式。
新一期项目将覆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赋能200位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重点帮扶15支非遗团队,支持带动1500名非遗从业者,通过线上培训、线下交流等方式,提供非遗全链条赋能,设计师还将与非遗妈妈共创100款产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