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蔡云芬:致富路上番茄红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刘丽慧 2025年03月05日 16:43

  中新网云南新闻3月5日电(朱虹瑾)上午9点多,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旧城镇的青禾村,一排排塑料大棚间,村民蔡云芬正在蚕豆地里忙活着。“大棚里的番茄地已经翻好了,我过来看看蚕豆的长势,等3月中旬天气一暖和就准备移栽番茄苗。”蔡云芬说。

蔡云芬在查看烟后蚕豆长势。朱虹瑾 摄

  去年10月,烤烟采收一结束,蔡云芬就在地里种上了3亩蚕豆。“这些蚕豆是烤烟后的接茬作物,土地空着也是空着,种上蚕豆既能增加点收入,又能让土壤更肥沃。”蔡云芬说。

  蔡云芬提及的种植方式是“烤烟+蚕豆”轮作模式。豆科植物蚕豆的根部寄生有根瘤菌,当根瘤菌破裂时,会将固定的氮化合物释放到土壤中,有效提升土壤肥力。近年来,泸西县烟草专卖局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充分利用“烟后闲田”,推动“烤烟+N”轮作模式,把烤烟地的余肥利用起来,一方面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能够改良土壤。

村民采收烟后苦荞。杨永兴 摄

  彼时,为了养家糊口,蔡云芬曾外出打工,但在外打工收入不稳定,加之父母年纪渐长,需要在身旁照顾,2020年,45岁的蔡云芬决定还是回到家乡,继续发展种植业。

  这些年过去,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6年开始,泸西县烟草专卖局在上级支持下,投入资金750万元,帮助青禾村建设蓄水池3个、管网2条、地边小水窖165口、沟渠14条、机耕路15公里和密集烤房50座等基础设施,种植条件得到改善,村民们开始尝试种植其他经济作物。

  “种番茄和种烤烟的技术差不多,我决定试一试。”蔡云芬说。番茄喜暖不怕冷,每亩能产5到6吨,市场价格也还不错,每公斤能卖3元左右。而且,旧城镇还有个专门的番茄收购市场,销路不用愁。

旧城镇番茄交易市场。朱文平 摄

  2020年底,蔡云芬流转了一些土地,建了16个大棚种番茄,第一年就赚了不少。有了这次成功,蔡云芬后来又陆续流转了一些土地,种上了蚕豆、松花菜。“以前在外打工,收入不稳定,还总挂念着家里的老人孩子。现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既能照顾家人,又有事做,心里踏实。”蔡云芬说。

  此外,当地烟叶工作站还定期开展培训,通过现场讲解和示范操作,向农户传授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指导农户适时揭膜培土、清除杂草,做到科学合理用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病虫危害。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烟叶生产的绿色化水平,也对村民们的多元化种植有了一定的帮助。

  像蔡云芬这样的村民还有不少。近年来,泸西县烟草专卖局依托当地的生态优势,积极推广“烤烟+水稻+果蔬”等“烤烟+N”产业组合模式,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为村民们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目前,旧城镇的番茄产业已覆盖8个村委会、2500多户农户,种植总面积达到14000多亩,年总产值约3亿元。(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