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3月5日电(吕建晶)走进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动力车间,一个身影映入眼帘:工装胸前口袋插着一支电笔,手指上还残留着油墨痕迹,面容稍显疲惫。她,便是动力车间的值班电工——陈娟,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女性,一个平平凡凡的母亲。
责任:与电共舞的二十载春秋
陈娟师傅有一本纸张已然泛黄的笔记本,扉页之上,端正写着“细如发丝,稳如磐石”八个大字。曾有人向她请教这句话的深意,她目光坚定,缓缓说道,这是初入行业时,自己为今后工作立下的准则。
身为110kv电站值班组长,保障全厂供电系统稳定运行,是她肩负的重任。二十余载零差错的背后,是数不清的深夜坚守,是对“责任”二字的执着践行。
她轻轻抚过控制柜上的开关,指尖依次滑过一排指示灯,“哪个报警灯亮对应啥故障,哪台设备运行声音不对劲,这些早就刻在脑子里了。”

不仅如此,陈娟师傅的手机还是一条“工作热线”。不论深夜还是凌晨,只要同事来电求助,她都会耐心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大家在一起共事,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里的,能帮一把是一把。”
传承:每一次波折都是成长契机
有一年除夕,身为党员的陈娟主动提出替换家在外地的同事值班。深夜12点,尖锐刺耳的警报声骤然打破夜的寂静,她疾步如飞奔向中压室。发现中压柜送出线的电缆接头突发故障。她毫不犹豫,锁定故障点、应急处理、上报调度……一连串娴熟操作一气呵成,故障顺利排除。当她走出U型槽时,正逢夜空中绚丽烟花盛放,迎接新年。“烟花再美,也比不上排除故障那一刻的喜悦。”

“每次故障都是绝佳的学习素材。”二十多年来,她认真记录每次排除故障的详细过程,在班组内组织经验交流分享会,每月还会带着班组成员深入现场熟悉设备,开展复盘推演。如今,电站里的“新兵”们凭借她传授的知识,已然能够从容应对诸多日常问题。
天平:温情与责任的平衡艺术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110kv电站交接班记录墙上,张贴着一张特殊的排班表——陈娟与丈夫同属动力车间,由于班次不同,常常是一人迎着晨露交班,另一人披着星光接班。

每当孩子生病,结束夜班的陈娟顾不上疲惫,匆忙奔向医院,心里却还放不下车间的事务。“老人操劳一辈子,该有自己的生活,为人父母,本就该是孩子的坚实依靠,哪能总麻烦老人呢?”这般云淡风轻的言语背后,藏着作为母亲的坚韧,饱含着身为子女的心疼。
陈娟,一位平凡的女性,一位仁善的母亲,更是一位忠诚的电流“守护者”。二十余载岁月,她用青春作笔,在工作岗位上绘就了一曲动人的电流乐章。正是无数像她这般的普通人,以母爱为基石筑起幸福家园;也正是这些平凡之人,用坚守与担当,撑起企业的“半边天”,奏响柔美且坚毅的时代女性之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