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2月28日电(孙艳)走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安乐乡力石村,到处一片生机。
郭建明,今年48岁,力石村新村村民小组人,村里人都叫他老郭。老郭一家祖祖辈辈都是烟农,烤烟种植一直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当地政府引导农户探索烟后种植西葫芦的新模式,老郭瞅准时机,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就此走上了增收新路径。
新村紧邻元谋县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每天清晨,老郭就和家人赶到田间采摘西葫芦,并加套袋。不超四小时,包装好的西葫芦就能通过小型农用车直接运抵批发市场。没有长途运输的损耗,西葫芦个个鲜嫩饱满,批发商们一看到老郭的货,总是争先抢购,价格也十分可观。
用好土地馈赠,做大茬口优势
为了种好烟叶,老郭每年都要深耕细作,施大量有机肥,土壤疏松肥沃。正因如此,老郭的西葫芦种植无需额外多施肥料,省去了不少投入和精力,同时,烟叶生产残留的氮、磷、钾等还能为西葫芦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其生长周期缩短,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
老郭回忆说:“第一次尝试时,看到西葫芦幼苗那嫩绿的颜色,我就知道这茬口接对了。”
经过前两年不同品种的试种,2024年,老郭家22亩烟田在10月中旬全部种上了西葫芦。播种时,老郭根据土地面积和以往经验,精确计算株行距,确保每一粒种子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西葫芦出苗后,老郭开启了精心呵护之旅。每天早早到田里查看幼苗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缺苗,立马补上。随着植株长大,浇水成了关键。老郭把烤烟滴灌种植技术和设备继续运用到西葫芦种植上,大大减少了浇水的人工成本,效果非常乐观。
及时采收,收获财富人生
得益于当地河谷气候,其他地方需要两个多月才能采收的西葫芦,在力石村只需45天左右就能采收。经过前期精心的照管,老郭迎来了大丰收,得到不错的收入。
2024年,从11月底西葫芦刚刚上市到春节前的批发价格是1元到2.3元每公斤。“我家的西葫芦一亩产量能达到4.5吨,全部卖完有7万多元的纯收入。”老郭说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通过种植烤烟和西葫芦,老郭不仅还清了前些年盖房的欠款,还购置了新农机,打算扩大种植规模。
在老郭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烟后种植西葫芦的模式。“2024年,我们整个力石村有17户农户种植了西葫芦,其中有12户都是烤烟后种植。根据种植农户反馈的效益,估计2025年种植西葫芦的农户会有所增加。”力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景德光介绍说。
曾经干旱荒芜的小村庄,如今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勤劳致富”已然落地生根,村民“钱袋”鼓鼓,好日子如春风拂面,滋养着这里勤劳不辍的村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