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2月25日电(王华玉 张锐)当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唤醒沉睡一冬的泥土,春耕的序幕便缓缓拉开。在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烤烟育苗基地,烟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不停,机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2025年初,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整合资源力量,成立4个“种采烤分收一体化”专业组,构建“心”服务体系,全面落实片区运行机制。为确保烟叶生产顺利开展,工厂原料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在春耕备耕、烟苗育管、技术指导等环节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帮助烟农增收。

“苗好一半收”,烟苗培育是烤烟生产的第一步。育烟苗的过程,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技术与经验的考验。年轻的烟农们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将现代化的农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而老一辈的烟农则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关键环节给予指导和帮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为培育优质的烟苗而努力。
“基质干湿度要适中,过湿会沾机,过干无法确保托盘每个孔都有种子,土壤覆盖也不能过厚,大棚温度非常关键,棚里挂着的温度计要随时关注……”在各育苗工场,工厂原料工作人员围绕育苗梯度、装盘播种规范、施肥管理、温湿度管理、卫生消毒等多个技术标准进行详细讲解和现场示范,并针对适期间苗、剪叶、炼苗等育苗细节,开展技术答疑解惑。
“烟苗管理是一项精细活,现在是育苗的关键时段,有了技术人员的指导,我们更有底气把烟苗育好,确保育出高质量烟苗供老百姓移栽。”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香树村火石地育苗工场负责人介绍。

2025年,在昭通片区,工厂原料工作人员需要走访指导38个育苗点,在3月10日前分三个批次育苗13600万株。38个育苗点的背后,带动的是就业帮扶。
“今年不打算外出务工,就在育苗基地干烤烟育苗,工钱不错,还可以照顾家庭,媳妇、娃娃都比较满意。”小龙洞烤烟育苗基地工人刘安奎高兴地说。
除了育苗,翻耕起垄也是春耕备耕的一项重点工作。结合外观质量、感官质量、理化指标,工厂原料工作人员对大关县翠华烟区肥水管理提出建议,起垄时使用农家肥、复合肥双层双条施肥,并通过增施有机肥和腐熟的饼肥等措施,活化土壤,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争取在提高烟叶内在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此外,昭通卷烟厂还根据片区实情分区分层设立党员责任区,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基层党支部党员目标责任考核与烟区烟叶生产成效紧密结合起来,包“产”到“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心用情服务烟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