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2月18日电 (王思琪)2012年,刚踏出校园的邱潇来到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滤棒成型车间。因为和所学专业对口,邱潇干劲十足。在师傅的指导下,随着经验的累积,邱潇的操作技术越来越娴熟。在此期间,邱潇所在机台多次被评为优秀机台,他还荣获了2015年度集团标兵称号。
就在邱潇渐入佳境时,车间电气人才的培养工作出现了缺口。由于近些年来新进人员都以自动化专业的居多,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下电气维护开发这把交椅。就在这时,邱潇积极回应车间,主动站了出来,但这也意味着他要将之前的一切推倒,从零开始。

半路出家的邱潇深知电气维修这项工作十分繁琐复杂,经常面对的是成百上千根回路接线,为了把工作干好,他利用闲暇钻研图纸及说明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第二天再请教老师,直到弄懂为止。
他还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熟记所有机型的电路编号、走向、用途。靠着这股子钻劲,邱潇已经能够做到在看到故障名称时就能精准找到与之对应的线路,迅速解决问题,有力地保障了生产稳定运行。就这样,邱潇成了车间技术组电气修理工,参与设备三级点检、电气故障维修、计量管理与测量设备维修,同时还兼顾后备修理人员培训、技术资料撰写等工作。

2021年起,滤棒成型车间开启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新征程。数据是信息化的根基,邱潇作为电气修理的行家里手,对底层控制系统熟稔于心。他发挥专长,拉上同事组队,扛起车间基础数据采集这一重任。由于进口设备的源代码程序不开放,他们焚膏继晷,想方设法地从黑箱中取出设备的原生实时数据,终于成功突破进口设备的技术封锁,完成了车间所有设备的数据采集。
2023年,企业职业通道建设大步推进,邱潇凭借出色表现,被聘为二级维修师。岗级升了,责任更重,邱潇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牵头组织修理团队,通过学习交流等方式,不断汲取维修新知识、新技能,直面新技术、新设备带来的挑战。他们还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具,比如组织大家学习python编程、机器学习技术,构建起滤棒吸阻大数据分析模型,对滤棒吸阻进行精准预测和反控。这一年,邱潇收获满满,参与的科技项目荣获云南中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云南中烟信息化岗位技能竞赛智能制造组斩获第一名;在红云红河集团烟机设备电气修理职业技能竞赛暨智能化应用技能竞赛倍福IPC组更是摘得桂冠。
作为一名电气修理技术能手,邱潇心里还装着另一件大事:培养新人、传承技艺。他说:“我能从一个懵懂青涩的青工一步步成长起来,自身努力固然重要,可要是没各位老师傅一路陪伴,没车间搭的平台、给的机会,哪有今天的我。一点匠心,薪火相传,现在轮到我做好传帮带,要把心血倾注在培养徒弟的职业素养和维修技能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