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云南建水:冬韵荚豆香 村兴笑语扬
来源:中新网云南  2025年01月27日 19:46

  中新网云南新闻1月27日电(雷明华 陈一珲)时下,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面甸镇红田村的连片种植地中,一串串饱满的荚豆挂在藤蔓间,在阳光的轻抚下,泛着点点微光。王永正站在一辆货车上,把一筐筐荚豆搬上车子堆放整齐。

  “早上8点到下午4点半左右,这一片已经采摘结束。”王永边说边记录每一筐的重量。

  红田村位于建水县西南部,因光热充足、土壤肥沃,适宜荚豆生长,吸引了不少外来商贩租地种豆。今年32岁的王永是昆明晋宁人,来红田种植荚豆已经有2个年头。

图为红田村连片种植的荚豆。雷明华 摄

  在以前,红田村因基础设施不完善,种植土地零星分散,销售途径单一,村里外出务工的村民较多,种植效益不理想。

  2022年以来,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建水县烟草专卖局在面甸镇红田村投入840万元,用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耕地平整、连片集中流转,并配套建设农田灌溉设施,修建砂石机耕路,与当地合作社共同推广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

  “我们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深耕翻土、旋耕、理墒、覆膜以及无人机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流程化的技术支持,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地合作社负责人金光明说。

  现在,曾经村里的沟壑、碎片田,变成了保墒、保土、保肥,高效节水的连片地。为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红田村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思路,通过引入农业公司,延伸“产、供、销”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使村里农户转向“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效益。

图为王永将采收的荚豆分拣装箱。雷明华 摄

  近年来,建水烟草专卖局在红田上海尾村深沟新建40座卧式烤房,供周边烟农烤烟。在烟叶烘烤结束后,建水县烟草专卖局与合作社协商,由合作社以市场价格租给种植荚豆的农户使用。

  “以前销售渠道窄、信息闭塞。现在条件好多了,许多农户来到这里,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更重要的是有固定的买家收购,并将其销往广东、上海等地以及海外。价格也较为稳定,每公斤10元左右。”王永说。去年,他种了60多亩荚豆,一年收入算下来约合30余万元。

  荚豆采收时每天需要100多个工人,计件支付报酬,高的每人每天能到200元左右。规模化的种植方式提高了大家的收入,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的灵活就业机会。

  如今,红田村荚豆种植面积1000余亩,并推动洋葱、烤烟等多元产业发展,实现一地多收、产业增效,助力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