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广南珠琳:小作坊助力农村群众就业增收
来源: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2024年12月17日 19:47

  近年来,广南县珠琳镇通过“引贤回乡”“引企入村”,鼓励创业者利用闲置的集体土地、房屋等创办乡村小作坊,通过“务工+务农+就业”的模式,鼓励创业者把车间设在群众“家门口”,让当地村民在农闲时节还“有班上”,实现务工务农“两不误”。


  在广南县珠琳镇珠琳社区的一个花生剥壳加工坊,工人们先将花生倒入大型的筛选机中,随着机器的晃动,一颗颗花生翻滚着落入筛子中,然后将花生倒入另一台机器再筛选一遍,工人们再将干瘪瘦小或者有破损的花生挑拣出来,只留下颗粒饱满、品相完好的花生。在家门口找到这样一份轻松简单的工作大家都觉得很是开心。

  珠琳镇珠琳社区二村村民胡志美:“我们平时做农活,这两天农活做完了,有时间就来这里拣一下花生,一天100块,赚得点零用钱,买点东西,小日子也还是不错的。”

  珠琳镇珠琳社区二村村民保金凤:“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出不去打工,这两天来帮忙挑拣花生,一天100块钱,也还赚得点生活费。”


  花生初加工具有门槛低、回报高的特性,小作坊主利用自家的房屋建立“微车间”,投资小、技术含量低,单纯靠售卖剥壳的花生,每年都有一笔不少的收入,同时还能让附近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加务工收入。

  珠琳镇花生加工作坊负责人熊金莲:“我们上半年栽烤烟,下半年就收花生来卖,一年也是可以收20吨左右。平时请一些老人、妇女来跟我们挑拣花生,每天100块请他们来,一天提供三顿饭,一年还可以赚十多万。”

  广南县珠琳镇结合实际,大力支持家庭小手工作坊发展,积极拓宽群众就业渠道,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实现就业增收,把一个个小作坊建成村民的“致富坊”。

  文章来源: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罗嫒龄 刘晓泉 珠琳站:付唯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