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2月10日电 12月6日至8日,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生物学科交流活动在云南大学举行。此次交流活动由“中学生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工作委员会、“中学生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协办,来自全国20个省市66所高中的78名“英才计划”学员,以及来自云南省两所高中的35名学生代表参与,共同探索生物科学的奥秘。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季士治、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晓瑭、云南大学副校长吴涧、生物学科工作委员会11名委员、全国管理办公室及“英才计划”云南省级管理办公室相关同志参加活动。“中学生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线上出席。

名师讲堂、科学讨论会、朋辈交流活动、参观考察,为期两天的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名师讲坛环节,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教授张喜光与中国西南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蔡杰,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云南省自然资源特色,从古生物和植物种质资源领域出发,为学员们带来前沿的科研知识和生动的案例分享。“英才计划”导师云大研究员余迪求、导师组张洁、魏姝老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等分享经验的同时,结合前沿热点与学员展开讨论,现场氛围热烈。




成果汇报和海报展示环节,8名英才学员以及78位生物学“英才计划”优秀学员代表各自展示并介绍了培养期间的研究课题及学习成果。朋辈交流活动中,来自云南大学生科院拔尖班及基地班的同学分享了在生物科学研究道路上的经验与体会,鼓励学弟学妹充分利用“英才计划”的平台,开阔眼界,探索生命科学的神奇奥秘与无穷魅力。活动期间,学员们还参观了云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



“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科专家工作委员会召开了2024年度总结会议,对2024年度工作进行回顾并对2025年的工作计划展开讨论。

据悉,“中学生英才计划”是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探索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中学生英才计划”自2013年启动以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9000多名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