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西双版纳将携手多方发展橡胶林下可可种植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刘丽慧 2024年11月24日 09:33

  中新网云南新闻11月23日电 22日,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中科院版纳植物园”)内,多方代表现场签定协议,共同推动在西双版纳橡胶林下种植可可等经济作物,在保胶助农的同时,改善单一胶园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和功能。

图为签约现场。戴振华 摄
图为签约现场。戴振华 摄

  参与签约的各方,涵盖了橡胶林下种植可可项目从科技研发、种苗培育、成果转化、推广种植、产品收购和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中科院版纳植物园提供科技支撑,西双版纳勐腊县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将先期提供数百亩橡胶林作为示范基地,并持续推广扩大种植面积,北京接力公益基金会和爱心人士将为项目持续捐赠资金并贡献资源。在橡胶林下推广种植可可并开发本土巧克力等可可制品,则由两家企业合力完成。由此多方参与的“联合体”,将共同探索发展西双版纳可可产业,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生物多样性胶园改造、保胶助农、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西双版纳拥有中国唯一连片的热带雨林,是地球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发展的需要,当地种植了大量橡胶树等经济作物,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雨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发展胶园林下种植,增加胶园生物多样性、提高胶园土地利用率,改善胶园生态功能、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是破解云南橡胶种植基地“大而不强”难题,实现天然橡胶产业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加协调、生态效益更加显著的重要途径。

图为橡胶林下种出的可可树。戴振华 摄
图为橡胶林下种出的可可树。戴振华 摄

  2018年起,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与企业携手,在基诺乡联合发起“退胶还林、修复雨林”项目,鼓励高海拨地区的村民砍伐超规划、超坡度种植的橡胶林,替代种植多样化树种,除了给村民发放树苗管理费,还带动村民发展生态旅行,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可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共完成修复540余亩,帮助参与项目的村寨村民实现增收300余万元,并带火了西双版纳雨林徒步项目。“靠雨林就能挣钱”,已经成为基诺族大部分村民的共识。“公益+商业”取得的初步成效,也为“三超”(超规划、超海拔和超坡度)区域的胶园改造和雨林修复,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基金会历时一年半调研、探讨并最终发起此次签约。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科院版纳植物园自1961年就开始探索在橡胶林下种植包括可可在内的数十种经济作物。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可可适宜于在橡胶林内间种,在西双版纳适合种植的橡胶林规模可到百万亩以上。若能顺利推进并持续推广,将有望在全世界产生一个新的可可原料产区,改变中国食品企业可可原料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西双版纳也将继传统的茶叶、橡胶等产业外,形成以可可产品为核心的新产业。

  据悉,可可原产于美洲,是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目前在全球赤道附近约50个国家种植,主要集中在非洲、美洲和东南亚。我国仅台湾、海南、云南有少量种植。(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