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1月1日电(李楠 黄雪娜)金秋十月,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嘎娘乡上寨村,村民正抢抓时节赶种豌豆。
刚种下一周的豌豆已出苗破土,上寨村党支部书记李正荣来到田间仔细查看豌豆长势。见豌豆苗长势不错,他面露喜色。
“你家要抓紧给豌豆搭架了,给豌豆藤蔓有一个支撑的生长环境,让豌豆藤蔓的分布更加均匀,还可以节省耕地空间。”看到村民张丽萍在豌豆地忙活着,李正荣走过去说。

李正荣今年42岁,早些年,他为了生计外出四处打工,由于肯吃苦,脑子又灵活,几年的时间便攒下了一笔积蓄并给家里盖了新房。
2020年,为了方便照顾家里,李正荣回到家乡,在务农的同时在村里开了一间百货店。
经营之初,李正荣在品牌选择、商品陈列、库存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困惑。元阳县烟草专卖局的片区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对他的店铺进行全面规划和分析,从店面形象到店内陈设进行整体优化,并制作经营指导书,为李正荣提供经营建议。此后,通过李正荣的用心经营,生意日益红火,很快便实现了盈利。
因为有远见、思路活、群众基础好,2021年,李正荣被推选为上寨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的上寨村集体经济薄弱,大部分村民以前主要靠外出务工增收,李正荣深知肩上的责任,他知道要想家乡发展好,产业支撑是关键。
这几年,嘎娘乡花力气打造“长寿仁”豌豆产业,而上寨村急需可持续、投资不大,风险较小、见效较快的产业,豌豆种植不挑种植条件,还具备种植周期短、有收购商进行托底收购的优势。李正荣和村干部迅速确定发展豌豆种植,挨家挨户向村民宣传相关政策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但不少村民有些犹豫。
为了让村民看到实际效果,李正荣带领几户村民进行试种,并多次到附近村寨观摩“取经”,请技术专家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管理。年底,豌豆价格大幅上涨,上寨村的豌豆卖到每公斤7到8元。
眼瞅着豌豆带来的效益,不少持观望态度的村民坐不住了,主动加入豌豆种植的队伍,他也常常被村民请到田里指导,渐渐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种植管理的行家里手。
近两年,村民增收陆续尝到了甜头,李正荣也越来越忙。由于店铺里的商品种类繁多,他常常会出现卖错和记不住价格的情况。
为了帮助李正荣开店和下田两不误,元阳县烟草专卖局的客户经理指导他使用终端收银系统来管理店铺,轻轻一扫就能快速得知商品价格和实现移动支付收银。
“这个店铺管家真是经营的好帮手,卖多少东西,挣多少钱,都能一键查询,真是帮了大忙。”李正荣说。

现在,李正荣白天在村里和地里忙活,晚上就到店里帮忙照看。对于村里的发展,他充满了信心:“从2022年到现在村里种植户也尝到了甜头,现在大伙儿铆足了劲儿,争取豌豆的种植面积翻番,让更多的人回乡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