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0月28日电(程磊)一早,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西城农贸市场内已是人声鼎沸。“这是新到的本地大米,口感好,煮饭、煮粥都好吃”,市场的一个副食店内,店主戴源谷热情地招呼着顾客。

戴源谷今年38岁,是开远本地人。十多年前,他大学毕业后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揣着梦想离家闯荡,到广州打工。
2017年,戴源谷的母亲得了脑梗,导致身体一侧偏瘫,生活无法自理。为了照顾母亲,他辞去广州的工作回到开远。
戴源谷在照顾母亲期间,他的女儿又被查出患有KT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需要长期服药,且医疗费用高昂。为了能多挣些钱,戴源谷和妻子同时打着几份工。
由于长期压力和过度劳累,戴源谷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2020年,他的视力开始急剧下滑,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每年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这又增加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这个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家里每年要支付约10万元的医疗费用,生活压力非常大,那段时间,我感到非常艰难,但是我的妻子一直陪着我、鼓励我。”戴源谷提及那段艰苦的时光,言语间满是对妻子的感激。
面对家庭的重重困境,戴源谷迫切地需要找到一条出路来支撑这个家庭。思来想去后,他决定开一家副食店,一方面可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照顾家人。小店2020年开张后,戴源谷向开远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提出申请,成为零售户。
对于从来没有开店经验的戴源谷来说,商店的经营显得困难重重。开店之初,小店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出现了亏损,经营状况不好。
开远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客户经理在日常拜访中了解到戴源谷的情况后,增加了上门走访的频次,悉心传授经营技巧,指导他做好商品陈列、改善店面形象。同时,建议他根据市场需求和顾客反馈,增加适销对路的商品和特色农产品,以丰富商品品类,这为小店的经营带来了转机。

为了能尽快扭转亏损状态,戴源谷在照顾家人的同时,仍尽力抽出时间和精力打理小店。
西城农贸市场内的大多数商店,营业时间为早上九点到晚上八点,而戴源谷的副食店通常在早晨七点就开门营业,晚上十一点多才关门。

为了确保商品质量,戴源谷一直坚持从信誉好的供应商进货,哪怕成本高一些,对于每一件上架商品,他都严格把关。虽然视力不好,但凡是在他店里购买米、油等重物商品的顾客,他总是帮忙将重物搬上车,遇到车辆装不下的情况,他还会骑三轮车送货上门。
如今,随着小店生意逐渐稳定,戴源谷和妻子也有了更多时间照顾生病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能够平安健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