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正文

当前位置:中新网云南频道 > 正文
建水县以文旅融合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来源:中新网云南 编辑:王旌亚 2024年10月23日 17:46

  中新网云南新闻10月23日电(金翠芬)近年来,建水县聚焦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文旅融合工作,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下称“三交”),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建水县聚焦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非遗保护和创新发展等工作,打造好文化阵地,成立了建水县彝族花灯团、建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展演中心,创新打造“城市书房”“庭院剧场”“书画家创作研学基地”“紫陶学院”“国学文化基地”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推进14个乡(镇)分馆、基层服务点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和展演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广场等为载体,展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舞蹈、美术、乐器、书法等培训及阅读推广、文创产品制作等活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建水故事。截至目前,建水全县共建立各级非遗传承基地(点)47个、非遗工坊14家,涵盖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铓鼓舞、建水小调、烟盒舞等非遗项目。

  此外,建水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村社等活动,在彝族火把节、哈尼族苦扎扎节、“孔子文化节”等节日期间,开展民族歌舞、民间小调、民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览和展示活动,举办“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彝族烟盒舞大赛,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引更多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造、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推进文化惠民,2024年已组织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彩云之南等你来”等300余场演出活动,惠及55万余人次;先后到普洱市、安宁市、红河县、个旧市博物馆等地开展紫陶文化交流展;举办各类画展、摄影展、图片展、朗诵大赛等活动100余次;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创作《初心密码》《梨花开得尼基美》《临水人家》等剧目参加了国家省州级的演出并获奖,让传统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繁荣发展。

  除此之外,建水县持续推进文旅融合,绘好民族团结“同心圆”,积极争取各项专项资金,实施民族村寨旅游提升项目3个,启动4个民族文化项目,让文化和旅游项目真正成为惠民富民和促进各族人民“三交”的重要工程。将非遗项目融入景区发展,组织开展紫陶展、紫陶制作、烟盒舞、铓鼓舞、小调、攀岩、草编等非遗展演及体验活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文旅”交汇圈。推出紫陶体验游、民族风情游、美食寻访等9条非遗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各民族在旅游中“三交”。举办文化旅游年、龙狮共舞贺新春、稻田音乐会、“5·19中国旅游日”、全国“四季村晚”、迎国庆文化展演、孔子文化节、紫陶文化节等差异化特色文旅活动,联合元阳、石屏举办“一湖两城”精品文旅线路推介会、“一湖两城三千年”文旅企业宣传推介等活动,实现区域联动、资源整合、共同发展,凝聚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追求,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完)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